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二轮复习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帮助人们从更开阔的视野总结文学的规律,概括丰富的文学现象。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一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
这种整体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将对象限定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有助于对对象的深入开掘,但由于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贯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王元化打破了传统的以古证古、单纯作背景、源流、注释的研究方法,有意识地把中国古代文论同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对照着研究,由此使他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钱锺书的《管锥编》也是采用这种联系和比较的方式,在讨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以期说明那“无心契合”而“会心不远”的共同文心。
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他者”的立场和眼光,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都是很有用的。比较文学将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他种文学为参照,重新认识和评价本国文学。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坛寻找自己的位置,要了解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的地方,需要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通过对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异同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有一个参照性的判断,从而有效地避免盲目排外和盲目崇洋的倾向。例如,只有把《离骚》《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还有李白、杜甫的诗歌等作品与世界文学中的一流作品加以比较,才能向世界显示出它们的美学价值。同样,在将中国文学与相似的外国作品作比较之时,也可以看出外国作品的价值和特性,如《红楼梦》与《追忆逝水年华》的比较研究,使得我们对《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把握。而在中西叙事作品的映照中,人们对中西的叙事艺术特征及得失也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和贡献,还可以考察一下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如范存忠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就是一个范例。
通过这些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的价值,多方面地观照自身的文学和文化,同时对作家作品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摘编自胡亚敏《比较文学与文学教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文学相较于其他文学研究,有着独特的理论建树和批评方式,对文学规律、现象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B.比较文学诞生一百多年,以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关系为研究内容。
C.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呈现出整体化视野,将全世界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一个整体结构来认识、比较。
D.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寻找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之处的关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比较文学这一话题,着重阐述比较文学的定义、特点、研究方法及意义。
B.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有力地突出了比较文学与传统文学研究在方法上的区别。
C.第四段列举大量文学作品,意在表明比较中外作品能更好地显示中国文学的美学价值。
D.文章把文学规律、现象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内进行探讨,层次清晰,论述比较充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元化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上取得突破,与他打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比较研究有关。
B.我们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如果以他国文学作为参照,并进行比较研究,就能够避免盲目崇洋。
C.除了将中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考察中文学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也属比较文学的范畴。
D.比较文学可以使我们在更宏阔的背景下,对本国的文学和文化以及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组卷:2引用:3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太空探测正式步入“探日”时代!而且“羲和号”卫星一出手就不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可以说是太阳系的绝对主宰,它对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同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也无所不在,主要体现在太阳爆发产生大量带电高能粒子,对地球电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中尤以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电磁环境影响最为显著。
据了解,当前国际太阳探测成为热点,我国在太阳观测领域发表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外卫星数据。“羲和号”发射成功后,将打破这种被动局面,我国将成立卫星数据科学委员会,制定数据政策,供国内外科学家研究、使用,共享卫星探测数据,力争产生原创性科学成果,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中国贡献。
(摘编自冯华《“羲和”探日!发射成功!》,《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材料二
无论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国家安全,太阳探测都是如此重要,已经成为各国天文学界、空间物理学界等领域的竞争焦点。
太阳观测永远都在追求高时间分辨率来看清演化的详细过程,追求大口径以提高分辨率来看清演化的空间细节,追求高光谱分辨率以探寻更细致的太阳大气辐射过程,追求高偏振精度以获得更精确的太阳磁场测量结果。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各国科研人员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地面太阳观测具有升级灵活、成本较低、可持续性强的特点。进入21世纪,国际上已经有数台一米级的太阳光学望远镜投入运行,包括瑞典1米SST、我国1米NVST、德国1.5米GREGOR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地基太阳望远镜是美国的4米DKIST。它已经开始试运行,预计将是未来10年国际最重要的太阳光学观测设备。我国即将投入试观测的1米中红外望远镜AIMS将在磁场测量精度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相关科学成果同样值得期待。
但是,地球大气会对天体辐射有吸收作用,甚至导致很多波段在地面无法开展观测;大气湍流会限制观测分辨率及降低测量精度;昼夜交替导致观测不连续……为了弥补这些短板,空间天文观测已经成为了未来竞争的主舞台。
空间观测对天文学而言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稳定、全波段、分辨率和观测精度不受大气影响等。空间太阳探测伴随着人造卫星上天而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多个重量级太阳卫星发射,取得诸多重要科学成果。近年来,随着帕克太阳探测器PSP首次实现深入太阳大气层探测,太阳观测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邓元勇《逐日未来时-太阳探测的国际竞赛》,《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5日)材料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资15亿美元研发的帕克太阳探测器,计划于8月初发射升空前往太阳,开始为期7年的观测任务。这将是第一个穿越日冕(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探测器,最终抵达距离太阳表面仅610万公里的位置,是迄今为止人造航天器最接近太阳的地方。帕克探测器此行将帮助人类解答一些关于太阳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
克服引力是近距离观测太阳的最大困难之一,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是30公里/秒,一个航天器想要接近太阳,必须减速,这个过程将耗费大量能量。而航天器携带的燃料越多,有效载荷就越少,那么就很难完成更多科学使命。所以这个任务设计非常复杂,探测器需要借助金星逐渐减速后再接近太阳。
另外一个难点则是百万摄氏度的高温环境。目前科学家对于探测器抵达的位置环境只有相关推测,还没有很准确的把握,当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换句话说,这次任务是试探性的,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摘编自陈沁涵《揭秘NASA酝酿了60年的项目》,《新京报》2018年7月3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和号”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无论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还是对国际相关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电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是因太阳爆发产生大量带电高能粒子。
C.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以及高偏振精度,是太阳探测永远追求的目标,为此各国研究人员不惜使出浑身解数。
D.美国的帕克太阳探测器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太阳的人造航天器,它将帮助人类解答一些关于太阳的难题,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2)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在空间探测太阳方面,我国发展相对落后,而“羲和号”的成功发射,有望改变被动局面,使用自己的数据,产生原创性科学成果。
B.与地面观测相比,空间太阳观测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如升级灵活、可持续性强、全波段、分辨率和观测精度不受大气影响等。
C.克服引力与对抗高温是帕克探测器面临的两大难题,前者需要借助金星逐渐减速来解决,后者则取决于科学家对位置环境的准确把握。
D.综观三则材料可知,太阳探测是各国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界等领域的竞争焦点,世界各国奋勇争先,我国相关的科学成果值得期待。
(3)太阳探测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组卷:20引用:5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春晖寸草心
——悼茅盾先生
竹林 主席台上,坐着当代的文学巨匠——茅盾,他的面容,宽厚、慈祥;台下,人群中,坐着我,一个刚从皖东农村插队归来不久的小青年,惶恐、不安。
我,一个从没见过世面的女青年,第一次置身于文学队伍的行列,第一次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一次参加这样规模的“全国部分中长篇小说作者座谈会”;而且,我事先知道,我的小说提要,作为大会上有争议的作品,递交了茅盾同志和其他几位文艺界领导同志审阅。
我,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等待着开签,像一个渴望上大学的青年等待发榜;我在事业的门前徘徊,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我的心在胸膛里激动、蹦跳,我暗暗地咬着嘴唇,仍无法抑制。我知道,我是个刚刚踏上人生道路的青年,幼稚、可笑,不应该去耗费一位伟人的精力;我是棵刚刚破土的文学幼芽,柔弱、细嫩,我浅陋的作品没有资格去劳烦文学大师的垂顾。然而,普通的青年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稚嫩的幼苗也渴望阳光的照射。我,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进的我,怎能不幻想和企望在前面有明亮的星星导航?!
扩音器里,传来缓慢、浑厚的声音,茅盾同志讲话了:
“最近,我看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送来的三部小说的提要《冬》《娟娟啊娟娟……》(这一部是我写的,后改名《生活的路》)、《铺花的歧路》……从提纲看,都写得很好,后两篇如果写得深刻,可以是很动人的,会受欢迎的,可以引起大家对“四人帮'无恶不作的深刻的痛恨。”我的心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我的血液凝滞了。虽然我终于听到了我盼望已久的最好的祝福和评判,但是,一下子,我又似乎不敢相信。我的心似乎飞出了躯体,猛然间飞到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我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甚至不敢相信我自己正身处北京,身在这样的一个会场里,不敢相信我现在聆听的,正是我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的声音!
大会主席严文井同志插话了。他要我上主席台去,说茅盾同志要和我说几句话,向他当面汇报我对这部小说的创作意图和设想。然而,我像一个傻瓜一样愣住了。我木然地在座位上呆着。我几乎失去了思维和判断能力!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一个刚刚学习写作的青年,会突然飞来这样的机缘。
我何曾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在我二十多年的经历中,我从来不敢在人面前侃侃而谈,哪怕是在小组会上,我也极少发言。好像是一个人在朦胧中见到了强光的刺激,我手足无措,无知所以,尽管旁边的同志推我、拉我,我仍旧迈不开脚步……
许多同志善意地批评我说:“也许,你就一辈子失去了这一次最好的向茅公请教的机会!”
是的,此后好多天,我心里感到愧悔。我愧我自己在事业上还不成熟,有负于前辈的关怀和期望;我悔我自己没有出息,上不了场面。待我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出版后,我请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严文井同志代我给茅盾同志转去了我的习作,以此向沈老致敬,并为我那次会上的幼稚可笑的失礼致歉!不久,严文井同志回信说,他已转达,并告诉我,沈老是个宽厚大度的人,他绝不会计较礼数的得失,对于青年人,只有理解和支持,爱护和希望。
是的,当我开始迈进文学队伍以后,我不知听到了多少关于茅盾同志教导和关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的故事。我常常想,茅盾同志在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中,是滔滔的江河,而自己,则是河边沟渠旁的一棵禾苗;茅盾同志是大海,自己则是大海里蒸发出来的一棵小水滴。禾苗接受河水的滋润,水滴牢记大海的恩情。
正当我沉浸在茅盾同志和文艺界前辈们的关怀和鼓励的幸福中、力图努力学习进取的时候,突然传来了茅盾同志去世的噩耗。我的心立即沉了下去。我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默默地从相册里取出与茅盾同志合影留念的照片;我,陷入了深深的忆念之中……我是多么盼望能再一次得到敬爱的茅盾同志的关怀和教导、支持和鼓励。然而,不幸真的被那几位批评我的同志说中了,我一生永远失去了那一次向他学习和汇报的最好的机会。为此,我将一辈子感到遗憾和惋惜;然而,好像春天里的小草得到了阳光的恩惠一样,茅盾同志对我的爱抚、鼓励和教导,将永远激励我在文学事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探索和前进!
(写于1981年)(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四段中,作者极力以“我”为叙述中心来铺陈描写,有助于将读者代入特定历史情境。
B.茅盾依据小说提要对青年作家给予肯定和鼓励,可见其作为文艺界前辈提携后辈的态度。
C.在规模盛大的文学座谈会上,其他同志对“我”的批评与茅盾对“我”的期望形成鲜明对比。
D.作者回顾自己的文学成长之路,从初学写作到出版小说,成长的韧性与他者的关怀启人深思。
(2)作者因错失向茅盾请教的机会而愧悔,请分析此前作者的心理变化。
(3)文章标题化用孟郊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分析其艺术效果。组卷:3引用:3难度:0.2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
9月下旬以来,受灾害性天气、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叠加影响,部分地区的蔬菜价格明显上涨。对此,9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秋冬蔬菜稳产保供作为重要任务。通知强调,推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统筹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保障大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重要蔬菜产品自给率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充足的应急蔬菜储备,切实稳定市场和价格,保障秋冬季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蔬菜供应。各地要按照提高自给能力和保障均衡供应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蔬菜品种结构、生产规模。大中城市要重点发展不耐贮运的叶类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稳定提高自给能力。北方设施蔬菜产区,重点抓好闲置温室大棚利用、茬口衔接和集约化育苗,增加生产供应。南方地区要积极发展南菜北运,增加调出量。组卷:4引用:3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2012年“蛟龙号”载人深潜,入海7062米,到2021年中国完成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到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中国科技攻关最前沿,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
2020年初中国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年,面对疫情,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中国经济发展有目共睹。
身为高三学生的你,今天也许只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但未来的你将是中国成就的创造者。
学校将举办以“见证当下,创造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