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章 酸和碱》2017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
发布:2024/12/3 13:30: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
组卷:828引用:76难度:0.9 -
2.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组卷:1238引用:63难度:0.9 -
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
组卷:31引用:17难度:0.9 -
4.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酸奶 鸡蛋清 牙膏 肥皂水 pH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 组卷:265引用:68难度:0.9 -
5.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组卷:567引用:91难度:0.9 -
6.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组卷:340引用:59难度:0.9 -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0引用:27难度:0.9
三、实验与探究(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
21.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
猜想2:废液中含有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组卷:267引用:7难度:0.1
四、计算题(9分)
-
22.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取20.0g此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
加入稀盐酸
的质量/g9.6 9.8 9.9 10.0 10.1 溶液的pH 12.4 12.1 11.8 7.0 2.2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9.8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计算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组卷:469引用:3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