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4 14:0:2
一、积累与运用
-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步入初中,我们来到了人生的又一个驿站,也攀上了语文学习的又一级台阶。随着语文课本徐徐打开,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我们的人生中缓缓展开。聆听老舍的温情叙述,我们一同欣赏水藻中终年(zhù)蓄的绿意;静立于刘湛秋静谧清冷的秋雨中,我们感悟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伴随史铁生深切的怀念,”我们体味到了他与母亲(jué)别后内心那深深的愧疚;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谣,让人沉醉其中。通过学习语文,使我们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语文,我们的成长定会一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ù)
②(jué)
(2)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①静谧
②愧疚
(3)请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结合七上所学课文的内容,在空白的横线上补写句子。
(4)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语段“美不胜收”中“胜”字的意思是
A.胜利
B.美好的
C.完,尽
D.超过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3.根据所学古诗词,将下面这段话中的古诗文名句填写完整。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文人骚客眼中各着色彩。“(1)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________
①假期里,他乘飞机回家。回到家也没别的事,主要是陪母亲看看电视,聊聊天。
②第二天,母亲说,咱俩去买鸡蛋吧!他一听就笑了。在公司里,他是大经理,有专门的秘书与司机。但他还是点点头说,好。
③母亲说,去某某超市。他问,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吗?母亲眨眨眼,有些得意地说,某某超市的鸡蛋便宜,1斤三块二,附近的这家要三块四。他咋了咋舌……
④走到路边,正准备抬手打车,母亲说,坐12路车吧。他问,为什么坐12路?母亲说,12路车是某超市的专用车,免费,坐别的公交车,还要花两块钱。他又笑了,说好。
⑤坐上12路大客车。车上差不多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跟母亲很熟了,听说他是陪母亲买鸡蛋的,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儿子。他的心里也暖暖的。
⑥买了10斤鸡蛋。母亲拉着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着说,我们在这里等1小时。他惊讶地问,1小时?母亲点点头说,下趟12路车回来,还得1小时。他觉得有着急的火苗在心里“噌”地蹿起,但还是忍了,用耐性将火苗熄灭。
⑦母亲跟他东拉西扯,说起他上学时的一些事。1小时的时间,过得倒也不算太慢。
⑧终于坐上了12路。下了车,他拎着鸡蛋,吁一口气。母亲看起来格外高兴,扳着手指算,1斤鸡蛋省两毛钱,10斤鸡蛋省两块钱,来回的车费,两人省4块钱,加起来共省下6块钱。
⑨他脑子里也迅速计算,从出门到现在,共用了4小时,4小时的时间,在公司里,他可以创造出上万元的价值。他在心里感叹了一下。
⑩快到家时,走过一个水果摊,母亲用6块钱买下一个大西瓜。
⑪回到家,西瓜切开,露出鲜红的瓜瓤。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西瓜甜极了,他吃得“呼噜呼噜”的,像小猪一样。好久没有这样痛快地吃水果了。
⑫一抬头,母亲正看着他,眼睛有些潮湿,脸上却是极大的满足与疼爱。他的心,像琴弦被拨动了一下。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⑬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又馋得很。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捡别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水里冲一下,便贪婪地啃起来。母亲知道了,用了3个晚上编织草绳,挣的钱给他买了西瓜,然后看着他小猪一样吃着。
⑭他怔怔地看着母亲,将满嘴西瓜咽下。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母亲。艰难时,母亲靠着勤劳与节俭,供他上学,将他养大;富足时,勤俭作为母亲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带给他满足与幸福。
⑮他的脸上露出笑容,庆幸今天终于耐住性子陪母亲省下6元钱。这6元,跟自己在公司创造的上万元相比,是等价的。
(1)第⑤段中加点词“暖暖的”意思有所不同,前一个的意思是①
(2)第②段和第④段画线句中他“笑”的原因分别是①
(3)第⑬段运用了插叙的方式,请根据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4)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刻画了一个善良、勤劳的母亲形象。
B.文章刻画了一个机智、孝顺的儿子形象。
C.文章中母亲言行表现了崇高无私的母爱。
D.文章中儿子神态和言行侧面表现了母爱。
(5)原文的标题是“六元钱买来的爱”,有人认为不妥,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组卷:17引用:2难度:0.5
三、作文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以“多一点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组卷:81引用:1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