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地都镇九年化学竞赛试卷
发布:2024/12/13 0: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8分)
-
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组卷:237引用:56难度:0.9 -
2.下列生活中的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组卷:15引用:8难度:0.9 -
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组卷:259引用:140难度:0.9 -
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组卷:36引用:3难度:0.9 -
5.观察如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组卷:91引用:42难度:0.9 -
6.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
组卷:17引用:5难度:0.9 -
7.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22难度:0.9
三、实验及探究(方程2分,其他每空1分,共21分)
-
22.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上图3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反思】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作用是③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3)图3中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澄清石灰水代替,说明你的理由?组卷:40引用:1难度:0.1
四、计算题(7分)
-
23.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和数据,计算反应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
组卷:77引用:10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