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新疆哈密八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7/14 8:0:9

一、单选题

  • 1.有关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2.植食性金龟子是啄木鸟的食物之一,某森林的金龟子因感染病毒性传染病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从而对啄木鸟的年龄结构造成影响,使啄木鸟幼年个体数减少,但成年啄木鸟的数量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5引用:3难度:0.5
  • 3.调查鸟类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是进行鸟类物种保护最重要的一项基本研究。我国郑光美院士的研究团队发展了传统的鸣叫计数法,利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鸟类的鸣唱,然后对所录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进而辨别个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4.现调查某种群的年龄结构,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5.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3引用:4难度:0.5
  • 6.连续捕捉可用于一些活动能力较强且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该方法使种群内个体数随着捕捉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导致每次捕获数依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在逐次增加,当单次捕获数降低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下列说法与该研究不相符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7.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8.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9.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不同生物体占据的生态位不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体现该原理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5

二、综合题

  • 28.狼爪瓦松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其产生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人药。狼爪瓦松野生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市场化需求。因此,目前一般通过植物细胞工程进行培养,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的数字序号代表处理或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②③过程培养获得植株乙所利用技术的细胞学原理是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植株乙的优点有
     
    (答出一点)。图中形成植株丁的过程中,PEG的作用是
     

    (2)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前要对狼爪瓦松植株甲幼嫩的叶进行消毒处理,所用的试剂为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
     
    。②③过程需要使用的植物激素为
     
    ,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②③过程中通常需要光照的是
     
    (填序号)过程。
    (3)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某同学认为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来提高单个细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你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吗,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29.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是基因型yyRr和YYrr的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科学家除去花粉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利用这些融合细胞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①对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
     
    诱导融合,共可产生
     
    (仅考虑两两融合)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这些融合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
     
    ,再经培养可得到
     
    种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玉米新品种。
    ②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基因型为
     
    (填“yyRr”或“YYrr”)的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后再经过
     
    处理并筛选获得,这种方法叫作
     

    (2)若a、b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
    ①番茄-马铃薯培育过程中,运用了植物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②a、b细胞融合之前,要用
     
    处理,得到有活力的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则d细胞的特点是
     
    ;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
     
    特点。生产上一般不能通过直接培养B淋巴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因是
     

    组卷:4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