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5/30 8:0:9

一、积累运用。(29分)

  •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ㅤㅤ浩如烟海的典jí,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磨砺,仍字字珠玑,熠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shǔ往,犹气韵生动,声声入耳。中华文化,育心灵成长,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
    (1)典jí
     

    (2)熠生辉
     

    (3)寒来shǔ
     

    (4)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75引用:8难度:0.8
  •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

    组卷:399引用:4难度:0.7
  •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58分)

  • 11.文学文本阅读。
    冰雹
    高军
    ㅤㅤ住到老乡家以来,刘振华感到这家老乡对他们一直是客客气气的,不仔细体会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事儿,但是好好咂摸咂摸就觉得相互之间总像隔着一层什么东西。
    ㅤㅤ这天午饭后不久,他正与老乡聊天。老乡听说他是泰安人,说话的语气一下子就亲近了不少:“离俺们这里也就有二三百里路吧?”刘振华说:“准确的距离我还真弄不清楚,但确实不是很远,三百里左右吧。”他们说着些家长里短的话,气氛渐渐越来越融洽。
    ㅤㅤ突然刮起一阵风,门外的天空出现黑云头,并且很快就布满了天空。风刮得很乱,黑云不单单是黑色,里面有些地方发黄,有些地方发红,还有些地方发白,给人一种触目惊心之感。
    ㅤㅤ老乡担忧地说道:“有点儿邪!这天有点儿邪!唉,恐怕要下雹子,地里庄稼要遭殃了。庄户人家日子本来就过得艰难,再遇上天灾更毁了啊。”
    ㅤㅤ这时隆隆的雷声也在远处响起来,刘振华感到天气的确有些不正常。他心中一动,想起了家乡的谚语,就问老乡道:“我们那里有一个说法,叫作‘雹打一条线’,咱们这里要是下雹的话是不是也有什么规律?”
    ㅤㅤ风势继续加大,老乡转过头苦笑一下:“俺们这里也有这话,你看看这个地方近处三面都有山,有几个山口子怪模怪样的,经常走那个东西,一长溜儿过来就是一场灾难。”
    ㅤㅤ在大风吹刮下,很大的雨点儿噼里啪啦地落下来,一阵土腥气钻入屋子,钻入鼻孔,有种让人想打喷嚏的感觉。
    ㅤㅤ“坏了,坏了,真的下起来了。”老乡跺了跺脚,无奈,痛心。随着噼里啪啦声逐渐加大,地面上已经能看见一个个花生米大小的冰雹。老乡起身又坐下,看了刘振华一眼,好似想做件什么事儿又有些犹豫的样子。
    ㅤㅤ刘振华来沂蒙山区不长时间,但对当地风俗习惯已经了解不少。于是他立即建议说:“刀呢,刀在哪里?”
    ㅤㅤ老乡听见这句话,立即冒雨跑向锅灶处,把菜刀拿过来递给刘振华。刘振华接过来,迅速扔到院子中间的地上。老乡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下来。
    ㅤㅤ雨水夹杂着冰雹继续下着,院中的冰雹已经大多了。刘振华猛地推开老乡家的门,一头冲进雨幕中不见了踪影。很快他又顶着风雨跑回来,手中拿着他们炊事班做饭用的菜刀。他把刀递到老乡手里,示意老乡也扔出去。看到老乡有些迟疑,他就催促道:“快,赶快啊。”
    ㅤㅤ老乡使了使劲儿,用力地把菜刀扔在了雨中。看到他满头满身的雨水,额头上还有一个栗子大小的红点,赶紧找来自家的擦脸布,递到刘振华手里:“快擦擦,被砸的地方怪疼吧?”
    ㅤㅤ“没事儿,没事儿。”刘振华说,“说不定李老爷一害怕冰雹就停了。”
    ㅤㅤ老乡走过来,拉住他的手摇了摇,说:“你们整天讲破除迷信什么的,还是……原来也知道李老爷的事儿啊?”
    ㅤㅤ“怎么不知道?他不是咱们东北方向不远处那个横河村的吗?生下来就是一条小黑龙,他爹觉得他是个怪物,追打过程中被门挤掉了尾巴。他主管天气后,只要下冰雹,大家扔刀出去,他一下子想起自己的尾巴,就不敢下冰雹了。”刘振华把来岸堤后了解到的这一民间传说简略讲了出来。
    ㅤㅤ老乡一下子佩服起来:“你怎么知道得这么细啊?”
    ㅤㅤ刘振华拉着他坐回座位说:“我觉得,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每一个都很精彩呢,等将来打败日本鬼子,可以专门搜集整理出来印成一本书。民间传说是一笔宝贵财富,不能简单判定都是迷信啊。”
    ㅤㅤ雨和冰雹肆虐一阵后终于停下来,刘振华拉着老乡:“走,咱们赶紧到地里看看庄稼去。”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1)文中老乡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展开发生了很多变化,请补全下面思维导图。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3)如果给这篇小说加一个结尾,你觉得下面哪个选项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A.不经意间,刘振华发现老乡说话中的“俺们”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成“咱们”。在四支队开拔的时候,老乡把两个儿子都送到了队伍上。
    B.刘振华真是一个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好党员,后来先后担任了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他在沂蒙山区转战了很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升为少将、上将。
    (4)同样是擅长做群众工作,本文中的刘振华与课文《老山界》中红军的做法有所不同,但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请结合两篇文章具体分析。
    ㅤㅤ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ㅤㅤ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选自《老山界》)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60+3分)

  • 1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
    ㅤㅤ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习近平[材料二]
    ㅤㅤ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这样激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
    [材料三]
    ㅤㅤ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的斑驳,与众不同;你的沉默,震耳欲聋。
    ——歌词节选ㅤㅤ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
    [任务一]请你以“十六岁,青春有梦”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任务二]你所在的学校发布了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毕业专刊约稿启事,请你向此专刊投稿,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ㅤㅤ要求:
    (1)自拟题目,情感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认真书写。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