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九江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
O2(g)△H=+241.8kJ/mol;H2(g)+12O2(g)=H2O(1)△H=-285.8kJ/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12组卷:27引用:18难度:0.9 -
4.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组卷:48引用:8难度:0.7 -
5.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7.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H=-905.9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8引用:23难度:0.9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
20.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某(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样品1.8g。
步骤Ⅱ.将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足量),摇匀、静置5min,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将样品配成250mL溶液,除小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步骤Ⅱ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3)以下操作造成测得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B.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C.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水未倒尽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1.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通过如下反应获得:2NO(g)+Cl2(g)═2ClNO(g)。
(1)氢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如下反应:
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l2(g)⇌2ClNO(g) K3
则K3=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亚硝酰氯的结构为Cl-N═O):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630 243 a 607
(3)按投料比2:1把NO和Cl2加入到一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总压)的关系如图(a)所示:
①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②在p压强条件下,M点时容器内NO的体积分数为
③若反应一直保持在p压强条件下进行,则M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