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8 8:0:9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9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 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选作其中4题)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生动地描绘出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及恭敬的态度的句子是:
     
    ,铿尔,
     

    ②《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放纵性情、轻视他人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③夸张的修辞手法,可增强表达效果。杜牧用“
     
    ,用之如泥沙”来表现秦朝统治者的大肆掠夺和挥霍无度;苏洵用“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来表现创业者的艰难。
    ④古人登高望远,多有感怀。杜甫的“
     
    ,凭轩涕泗流”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而王安石的“千古凭高对此,
     
    ”则表达了奋起改革,有所作为的愿望。
    ⑤当我们徜徉于美景时,往往会因内心与景物相合,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体验。这种体验,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词句来说,可谓“
     
     
    ”。

    组卷:6引用:1难度:0.9

九、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 16.作文。
          我们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了那些人,他们的笑容和幸福构成了我们快乐的源泉;同时,还为了另外无数个不相识的生命,怜悯之心将我们与他们密切结合在一起。——爱因斯坦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700字。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17.有一首诗写道: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一种酸辛
    帮助一只晕厥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巢中
    我就不虚此生
          诗人的心愿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心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