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5/1/7 3:30:2
一、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5分,满分35分)
-
1.请你在答题卡中完成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要求:内容准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6分)
-
2.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虽然现在zhì qì
组卷:7引用:2难度:0.7
二、选择与判断,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2分,共16分)
-
3.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五、第四部分阅读长廊(27分)
-
15.课外阅读
端 午 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全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
A.地点变化 B.时间先后
(2)下列场面描写中,叙述最详细的是
A.观看划船 B.河上赛龙船 C.胜利者领赏 D.竞追鸭子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不穿了新衣”一句,看似随意一笔,实则显示了人们对赛龙舟的看重,突出了过节的喜庆和欢快。
B.作者凭借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展示了茶峒人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文中有详有略,作者用不少笔墨描写划船前的准备,稍显多余。
(4)赛龙舟时,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细细品读下面句子,加点的“划”字能不能换成“撑”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5)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醴陵是怎样过节的呢?请选取某个传统节日里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进行描写。(一百字左右)组卷:16引用:1难度:0.5
六、第五部分真情表达(30分)
-
16.题目:谢谢你,_____
小学即将毕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一定离不开许多人的帮助、指导、鼓励、陪伴乃至批评……此时此刻,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呢?请以“谢谢你,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通过具体的一两件事讲述你与他(她)的故事;
2.运用学到的各种写作方法表达内心的感受,感情要真挚;
3.书写正确、语句通顺,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
4.作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以及学校、班级真实信息。全文不少于400字。组卷:6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