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2020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组卷:11引用:2难度:0.9 -
2.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突然说起一件令我莫名其妙的事,我一时以为他是信口开河,但经过他一番解释,我豁然开朗。
②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只要敞开胸怀,真诚面对,谁都可以在这幅时代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③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社会福利制度已经积羽沉舟,但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了极大的公众阻力。
④我们将矢志不渝地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⑤《记忆中的年味》以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让人们大饱眼福。
⑥春天到了,公园里到处可见盛开的花朵,听到悦耳的鸟鸣,真是春意阑珊,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组卷:4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9
二、解答题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伴随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教育已发生深刻变化。”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国家教育体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延保的开场演讲,直击会议主旨--“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
与此呼应,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的发言,也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与讨论。“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养老院,现在冠名共享的行业越来越多,这当然也影响到教育。未来,从共享课程、共享图书到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将形成规模。”丁钢认为,“共享教育的提出,更多是希望强调如何从终身教育走向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更多关注非系统知识、非系统能力的获得。”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成为一种可自由获得的生产资料,大大强化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专家断言,未来三五年,学校将发生深刻变化。“在办学体制上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界限,不限于固定学习场所;在教学结构上打破固定课时、跨越学科界限、围绕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这些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今后的智能学习过程中,定制服务不再是难题,‘有教无类’能够真正实现。”
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彰显。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没有办法按图索骥,只有在未来实践进程中才能够创建。
(摘编自时晓玲《共享教育将引发学习方式变革》) 材料二:未来几年,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
记者走访一些农村学校发现,硬件设施都不错,但软件建设跟不上,网速慢、网络不畅通导致远程教育课程使用率低,时常遇到那边的教师已经讲完了一个知识点,这边却因网络“卡壳”还没有听到。“学校现在是10兆、50兆宽带,不能满足授课需要,希望能提高到100兆。”相关人士说。
此外,一些城市学校仍对信息化发展缺乏认识,存在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现象,部分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另外,有些学校只抓项目建设,不重视应用效果,不想用、不会用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宁夏各级各类学校有3406所,进入在线课堂平台的不到十分之一。
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是一种新的负担,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应当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学习资源输送到网络平台上。”宁夏教育厅副厅长说。
(摘编自于瑶、杨泽《一根网线撑起共享教育》) 材料三:可以说,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根据“共享经济”的释义,可以对“共享教育”加以释义: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契合。
共享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技术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于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达到了平衡,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个性化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中心,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从差弇性需要出发,共享不受限制的多元的教育资源,可在在线与非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并与非正式学习整合。
(摘编自丁钢《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人们的关注,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共享教育进行讨论。
B.教育的作用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得以充分体现,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让其服务于全人类,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C.共享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发展潜能,只要解决经费、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宁夏共享教育的成效就会令人满意。
D.尊重每个学习者的意愿和需求是共享教育的前提,在共享教育体系下,每个学习者可以“随需所获”,同时也可以“学以为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正因处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共享教育才得以诞生和发展。
B.传统教育阶段,“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进人共享教育阶段,“有教无类”能落到实处,不同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C.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制作网络课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为此,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制作课件网络共享。
D.共享教育未来会获得蓬勃发展,在其体系下,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被弱化,使用权被突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会得到提升。
(3)在共享教育时代,人们应如何学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1引用:1难度:0.6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2016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2018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
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立足自身,放眼天下,据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以“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为主题的班会的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67引用:1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