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9/27 16:0: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题每小题0.5分,11-20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
1.下列能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2.下列能正确表示节肢动物、昆虫、蜜蜂、蜈蚣之间关系的是( )
组卷:7引用:5难度:0.7 -
3.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 )
组卷:210引用:124难度:0.7 -
4.《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学典籍,是传统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中,五畜指牛、犬、羊、猪、鸡五种。下列关于五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6引用:28难度:0.5 -
5.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由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整合而成,其保护对象是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如下表为该公园部分生物资源的数据,该数据直观地体现了( )
生物类群 种子植物 哺乳类 鸟类 两栖和爬行类 鱼类 数量 3446种 141种 338种 77种 85种 组卷:8引用:4难度:0.7 -
6.有人从国外旅游回来,带回一些旅游地的物产水果,当过我国海关检查时,这些水果被海关扣留,并被告知海关有关从境外携带水果的规定.根据生物学知识,分析这位旅游者带入境的水果被海关扣留的原因( )
组卷:8引用:4难度:0.7 -
7.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5 -
8.对埋藏在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化石分析,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
组卷:28引用:3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5分。
-
23.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鱼缸① 鱼缸② (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 (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鱼缸的水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 重复以上实验3次 (4) 观察实验现象:
(1)设置鱼缸②的目的是
(2)该小组同学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
(3)请你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②中的水呈黄色
B.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②中的水呈蓝色
C.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蓝色,②中的水呈蓝色
D.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蓝色,②中的水呈黄色
(4)根据实验结果,两位同学的结论产生分歧:
a.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水流经鱼体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多。
b.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水流经鱼体后,鱼消耗了水中的氧气,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
请问你认为
(5)实验中,该小组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是组卷:5引用:1难度:0.7
四、资料分析题:每空1分,共5分。
-
2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保护”的关键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请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从1600年~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资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鸟类和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42% 17% 10%
(1)由资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2)由资料二可知,鸟类和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3)资料三中的“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组卷:8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