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1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中,所写之“情”是人与人相处的高尚关系——等于是一种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
这种情,绝不限于男之对女(或女之对男),可以扩及于人之对物,或对一切不幸的事与境。这是最广博、最崇高的“情”。
曹雪芹把男女之间的“爱情”命名为“儿女私情”(第五回曲文《乐中悲》)。这就表明:他讲的“大旨谈情”虽然也包括着若干“儿女”之“私情”,真正目标却是一个博大崇高的“公情”。
汉词语中并无“公情”一说,这是为了解说而姑且“杜撰”而为之。“公情”何在?即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为普天下女儿之不幸境遇命运而痛悼。
曹雪芹选取了女儿作理想的用情之对象,展开了他如何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一切是“体贴”。换言之,古人已说过的“换我心,为你心,方知相忆深”,即设身处地,以己度人,方能体会到别人的真正的悲欢哀乐,苦楚辛酸,然后方能真正地给以同情与慰助!
“体贴”不见于孔子经典中,但他教导门人弟子说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接近“体贴”。
然而,孔子是消极的“勿施”;曹雪芹则是积极的“施予”。孔是推己及人,先己后人;曹则是先人后己,甚至是“为人忘己”或“有人无己”。
《红楼梦》因何而生?为谁而作?历来说法虽多,切合实际的是“自传说”。但所谓“自传”,并不同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传记”。“自传”当然只是个简明方便的“示意”罢了——作者是通过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来探索“人”“人性”“人生”“人世间”“生命价值”等几个重大的哲思与期望。这一点,其实不复杂,也很明显,然而却引发了很多人的不解,以为乃是“写别人”的讽刺书,乃至“揭秘”的骂世书。
请您暂“放下”那一切纷纭的揣测,且听笔者的讲说,循着这条理路往前走走,试看如何。
书中第二十五回有一首咏叹“通灵宝玉”(即主人公贾宝玉)的绝句,实为理解全书、打开“红楼迷宫”的一把金钥匙,其诗云: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自从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这好了,诉与我们读者的,“大旨”已明确无误了:此石经娲皇之炼,本是“补天”之材,不想单单遭弃,自惭自悼,不知已历几千几万岁月了。这日忽来僧道二仙,坐于此处“高谈阔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次后遂谈及人世的“富贵荣华”的乐事。只因这一来,便“打动”了石头的“凡心”,务欲下世投胎,去“受享”那人间世的快乐。
然而,等到它真的到了人世间,目睹身亲,百般滋味,方知二仙之诚不差:人世并不如所遐想的那么美,众生之处境、之命运,乐甚少,甚而苦实多——女儿尤其如是!
其次,石头之来,寻一“富贵温柔之乡”,原为“受享”,但一经亲历,又知物质享乐一点儿也不能满足他的灵性之所求,故曰“富贵不知乐业”。贾宝玉“别号”叫做“富贵闲人”,何义?浅解以为此乃“奇福”:又富贵又闲暇!
完全错了!雪芹妙笔是说:于富贵利禄场中,我是无缘的“空闲”人,两无交涉!
他又号“无事忙”,此又何义?
原来,“富贵闲人”既是与财富和荣誉无关之意,此之乃谓“无所事事”,又即:我之所忙,不是奔竞利禄名位,而是为了“无事之事”而忙——为了众女儿而忙,为她们的悲欢离合而忧伤焦虑……
一句话,他要过的是诗人逸士的高层精神生活,而这与世俗的价值观念是抵触的。是以世人诽谤讥嘲为“疯俊痴呆”。这种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于是石头悟了:娲皇炼石补天,原为济世利人,身为石头,原非为“己”而来,还应依循娲皇遗意,以“利物济人”为事业。
悟到这里,这才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情”字!
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情和欲正是针锋相对的实质(理念与行为),而“外相”有时相混,世俗常人,往往不辨而妄思。
从此,石头矢志以“情”为己任,乃至可称之为“情教”的教主,博施的“情圣”!
可以毫不张皇其词地说:一部《红楼梦》,是演情而辨欲之书。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之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曹雪芹把“情”解释为“儿女私情”,但我们可以将他所谈之“情”扩充为对一切事物的关怀、同情、怜悯、仁慈、体贴。
B.关于《红楼梦》的写作目的,有自传说、讽刺说、骂世说等不同的解释,这些说法都源于持论者对《红楼梦》的错误理解。
C.作者将第二十五回咏叹“通灵宝玉”的绝句比作“打开‘红楼迷宫’的金钥匙”,是指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真正的主旨。
D.周汝昌赋予了“无事”两层含义:“无所事事”和“无事之事”。前者指向世俗的利禄名位,后者指向众女儿的悲欢离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极具博大崇高之“公情”,实际是曹雪芹自己对待女儿的心境与行止的写照。
B.《红楼梦》并不为表现宝黛爱情悲剧,因为儿女私情不过是为己的“欲”,和“情”是针锋相对的实质。
C.作者将曹雪芹的“体贴”与孔子的“勿施”进行比较,意在说明《红楼梦》中的“情”符合儒家道德。
D.僧道二仙携石入世的目的,是要让他目睹世人的痛苦,从而领悟并振作,担当起“利物济人”的事业。
(3)下列各项《红楼梦》引文中,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士隐叹息道:“老先生莫怪拙言,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
B.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C.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听人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
D.(宝玉)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
(4)《红楼梦》的“自传说”最先是由胡适提出的:“《红楼梦》明明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的书……曹雪芹即是《红楼梦》开端时那个深自忏悔的‘我’!”结合材料看,周汝昌对“自传”的理解和胡适有何异同?
(5)作者是如何循着“理路”逐层深入,推导出《红楼梦》中“情,是为人的,无私的,忘我的”这一结论的?组卷:7引用:4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识字的蠢人(节选)
【俄】契诃夫 帕莫耶夫是一个退役的骑兵少尉,他正戴着眼镜、皱着眉头在读一份公文:“①……某地……某区……民事调解法官……等等,等等……请您以被告的身份出席法庭,去参加因暴力侮辱农民格利高利•伏拉索夫一案……民事调解法官彼•舍斯基克雷洛夫。”
“这是谁发来的信?”帕莫耶夫抬起头问送信的人。
“是调解法官彼得•谢尔盖伊奇发来的……也就是舍斯基克雷洛夫老爷……”
“哦……原来是彼得•谢尔盖伊奇发的。他邀请我去做什么呢?”
“大概是受审吧……那公文上不是写着吗,老爷……”
帕莫耶夫又读了一遍传票,诧异地看着送信人,然后又耸了耸肩膀说:“②去他妈的!……让我以被告的身份出庭……这个彼得•谢尔盖伊奇可真是会戏弄人!哼,好吧,你就回去告诉他说,我会去的!不过你要让他好好给我准备一顿早饭……”
……
“帕莫耶夫先生!”调解法官垂下了眼睛,然后开口说道,“③您被指控……这个……说是……您以暴力侮辱了您的仆人……也就是说侮辱了格利高利•伏拉索夫。您承认您所犯的罪吗?”
“瞧你说的!你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严肃了?嘿嘿!……”
“难道您不认为自己有罪?”法官打断了他的话,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伏拉索夫,还是由您来讲讲事情的经过吧。”
“事情是这样的,④老爷!您是知道我是在他们家当差的,可是实际上就跟奴才差不多……那天一早,他老人家让我给他穿衣服,我通常都是随叫随到的……我给他穿上了衬衫,又穿上了裤子,最后穿上了皮靴……一切都做得妥妥当当的……当我接下来给他穿坎肩时……他老人家开口说道:‘格利什卡,你去拿一把梳子,就在我上衣旁边的口袋里。’好吧,他说拿,我就去拿……我在他上衣旁边的口袋里摸了摸,真是见鬼,并没有梳子!我摸呀摸,接着告诉他说:‘这儿没有梳子呀!’他老人家则皱着眉头走到上衣的跟前,一伸手就掏出了梳子,可是他并不是从他吩咐的口袋里掏出来的,而是从胸口前边的小口袋里掏出来的。‘你看这是什么?难道这不是梳子吗?’说着就用梳子扎我的鼻子,结果梳子齿儿就在我的鼻子上划来划去,以致我的鼻子整天流血不止。老爷您看,直到现在我的鼻子还肿着呢……我是有证人的,当时大家都看见了。”
“您还有什么话要为自己辩解吗?”调解法官抬起头来,用眼睛盯着帕莫耶夫说。
帕莫耶夫用疑问的目光先看了看法官,又看了看格利高利,然后又看了看法官,他的脸涨得通红,嘟嘟囔囔地说:“我应该怎么理解这件事情呢?你是在开玩笑吗?”
“我没有一点儿跟您开玩笑的意思,”格利高利说,“您应该凭良心说话的,不能动不动就随便打人。”
“你给我住嘴!”帕莫耶夫用手杖敲打着地板说,“你个笨蛋!真是一个蠢货!”
调解法官急忙从桌子后跳了起来,跑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去了。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审讯暂停五分钟!”帕莫耶夫抬腿就去追他。
“你给我听着,”调解法官一拍双手,开口说道,“你想让我今天当众出丑,是不是?还是你十分乐意听那些厨子和听差的糟践你的供词?你真是一个蠢驴!你为什么要来啊?你以为缺了你我就不能判决了吗?”
帕莫耶夫的双手一摊,“是你自己安排了这场滑稽戏,还反过来冲我生气!你早干什么了,你把这个格利什卡关起来不就得啦!”
“把格利什卡关起来?我呸!过去你是一个傻瓜,现在依然是一个笨蛋!你告诉我,我怎么可能把格利什卡关起来呢?”
“把他关起来就万事大吉!反正该关的又不是我!”
“怎么,你还以为现在的时代还停留在从前吗?格利什卡被打了,还要把格利什卡关起来!这真是奇怪的逻辑!你究竟对当代的诉讼程序有没有一点儿概念?”
……
舍斯基克雷洛夫走进了审讯室,着手进行审问。帕莫耶夫则坐在舍斯基克雷洛夫的办公室里的一张小桌旁边。他听见了调解法官对格利高利的劝告,可是,格利高利却长时间地固执己见。不过,最后他还是同意了和自己和解,让帕莫耶夫出十个卢布作为他所遭受的屈辱的补偿。
舍斯基克雷洛夫宣读完判决词,然后走进了办公室,他庆幸地对帕莫耶夫说:“真是谢天谢地,案子总算了结啦。只要你交给格利什卡十个卢布,你就可以平安无事了。”
“让我给格利什卡……十个卢布?”帕莫耶夫吃惊地张着嘴说,“你是不是疯了啊?”
“好,算啦,算啦,还是由我替你出这笔钱好啦,”舍斯基克雷洛夫皱着眉头把手一挥,然后说,“就算为你出一百卢布,我也心甘情愿,只要没有惹出什么麻烦就好了。”
十分钟后,他们坐在调解法官的住所里吃着红烧鲫鱼。三杯酒下肚后,帕莫耶夫开口说道:“嗯,好!你判给了格利什卡十个卢布,那么你准备要把他关多少天呢?”
“我并没有关押他。我怎么能关押他呢?”
“什么‘怎么能’?”帕莫耶夫瞪大了眼睛说,“就为他不该胡乱地告状!他有什么理由去告我啊?”
调解法官耐心地劝说着帕莫耶夫,但说来说去,帕莫耶夫就是不明白,他仍然固执己见地认为是格利什卡的错。
(1)下列对①—④处文句中省略号使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的省略号表示帕莫耶夫读公文时不耐烦,也不仔细,浮光掠影,跳过了太多文字。
B.②处的省略号表示帕莫耶夫对公文内容深感诧异,对受审之事无法接受,因而有些语塞。
C.③处的省略号表示法官因为审问对象是熟人而感到尴尬慌乱,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D.④处的省略号表示格利高利既想讨公道,又对对方心存畏惧,因此话语之间有些犹疑。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里高利在帕莫耶夫家当差像奴才,这样的生活处境固然让人觉得可怜,然而他精神上的奴性亦让人觉得可悲,“老爷”“他老人家”的称谓即奴性的明证。
B.小说通过描写帕莫耶夫在发现自己真的在受审之后“脸涨得通红”的肖像、“用手杖敲打着地板”的动作和“笨蛋”“蠢货”等用语,表现了他内心的愤怒。
C.调解法官“从桌子后跳了起来,跑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去了”,目的是引开帕莫耶夫,这一行为颇为夸张,却真实地表现出他担心法庭失控、害怕惹出麻烦的心理。
D.调解法官并不纯然是公理、正义的化身,但他毕竟有基本的是非判断,有对“当代的诉讼程序”的遵守,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与帕莫耶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识字的蠢人”指的是小说主人公帕莫耶夫,从全文看,他的“蠢”体现在哪些方面?
(4)小说大量使用对话描写,除刻画人物外,还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7引用:3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冰箱”一般是指“电冰箱”。但其实早在电冰箱产生之前,我国就已有了“冰箱”。《现代汉语词典》1960年试印本就收录了“冰箱”一词,只有一个义项,指“冷藏食物或药品用的器具,里面放大块的冰,保持低温,防止腐坏”。由此可见,以前的“冰箱”就是一个放置冰块的特制的箱子,① ,以冷藏、保鲜食品或药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冷藏设备可以利用电能来制冷。我们为新事物命名时,在原有名词“冰箱”前加上一个“电”字作为修饰语,称为“电冰箱”。
“电冰箱”像个柜子,是前面开门的,② ?其实,现在有“电冰柜”这个词,而且和“电冰箱”指的都是冷藏设备。③ 。电冰柜的制冷温度在0℃以下,只用于冷冻;电冰箱的制冷温度分0℃以上和0℃以下,可用于冷藏和冷冻。当然,它们的外形也有所不同,电冰柜是长方体,躺着放,门在上面,形状像箱子;电冰箱也是长方体,立着放,门在前面,形状像柜子,为什么名称与形状正好相反?这是因为“电冰箱”比“电冰柜”出现得早,人们已经把柜形的冷藏设备定名为“电冰箱”,所以,当箱形的冷藏设备出现时,只好定名为“电冰柜”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随着冰柜逐渐受到不少家庭用户的青睐,某冰柜厂商准备加大市场宣传的力度,请你为他们的产品展台拟写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使用对偶句式和拟人修辞手法,体现冰柜不同于冰箱的特质,不超过20字。组卷:2引用:3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巴尔扎克 材料二: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约翰生 上述材料能够给追求卓越的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的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可以抄材料作为作文的论据;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2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