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10分)
-
1.按题目要求填空。
(1)为之于未有,
(2)
(3)《赤壁赋》中写苏子与客乘舟在广阔江面从流飘荡的语句是“组卷:8引用:1难度:0.9
-
2.以下各项中,最适合填入语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
某公司领导在工作会议上指出:“产品研发对于公司的意义就好比 的意义,只有做好才能让公司永葆活力,做不好就会动摇安身立命的根基。”组卷:19引用:2难度:0.6 -
3.将以下三个词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抽丝剥茧 ②按图索骥 ③不择细流
写一篇文章往往需要大量素材作为支撑。对于素材的挖掘和加工,一方面要避免先入为主造成的“信息茧房”,坚持“ ”“众里寻她”,对素材进行全面扫描,然后“ ”,理清关系,以形成主要观点、列出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漫无目的造成的“信息冗余”,坚持“ ”,带着问题、带着提纲,选取最恰当的素材。组卷:43引用:1难度:0.5
(五)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周仲瞻应举诗序
〔明〕吴宽 ①今之世号为时文者,拘之以格律,限之以对偶,率腐烂浅陋可厌之言。甚者指擿一字一句以立其说,穿凿牵缀,若隐语然,使人殆不可测识。而司其文者①,其目之所属,意之所注,亦于此而已。
②盖学者之所习如此,有司之所取又如此。夫国家今日之用人,莫急于科第,其事可谓至重矣。夫既以科第为重,则士不欲用世则已,如欲用世,虽有豪杰出群之才不得不此之习;上之人不欲荐扬人才则已,如欲荐扬人才,虽有休休②有容之量,不得不此之取。岂下之人所习在是,而上之人姑取之耶?抑亦上之所倡在是,而下靡然从之也?呜呼!文之敝既极,极必变,变必自上之人始。吾安知今日无若宋之欧阳永叔者,而一振其陋习哉!吾又安知无若苏、曾辈出于其下,而还其文于古哉!
③太原周君仲瞻,其为人清慎而雅明,盖予所谓出群之才也。其学长于《春秋》,而尤好古文词,以予之同其好也,相好日厚。会将就试于其乡,诸友者惜其去而不可留也,则相率作诗赠之。
④噫!仲瞻之行决矣。以其学之长而少徇乎流俗,其取科第也必矣。然或使其确守所学,不从风而随波焉。世亦未必无欧阳子者取之。盖文之体有不定也,而学之志有定,□□有不定者,时之尚;有定者,吾之守。时之尚自尚,而吾之守自守。此真所谓特立之士,非流俗之所知,而惟仲瞻为可以语此也。
(有删改)【注】①司其文者:掌管文教的官员。 ②休休:形容气魄弘大。
(1)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是故
B.与其
C.所以
D.虽然
(2)以下各项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当世时文风气不正的原因是在下者想要迎合在上者的喜好。
B.作者认为当世文坛需要像欧阳修这样能改陋习、振文风的领袖。
C.诸友赠诗给周仲瞻,是为了劝说他不要为了做官而去应试科举。
D.作者认为周仲瞻如果不迎合当时文坛风气,科举就不可能及第。
(3)比较以下修改后的句子,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
夫既以科第为重,则士之欲用世者,必此之习;上之欲荐扬人才者,必此之取。
(4)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组卷:9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70分)
-
9.你当然可以说生活充满无限可能,但到头来,每个人也只是经历其中的一种。
对于这样的认识,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组卷:16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