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名校联盟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6/19 8:0:9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默写。
(1)在谈到乡村文化振兴时,语文老师动情地说:乡愁就是乡村的文化记忆,文化振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乡村孕育了古诗,古诗织就了乡村。古诗中的乡村,是古人急急欲归的一方净土,是今人苦苦追寻的一块圣地。“
(2)说话要顾及场合和对象,古人也深谙此道。比如曹刿面对乡人劝阻以“组卷:54引用:3难度:0.5 -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ǐ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qǐ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3)文中运用了
(4)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的写出了成长的忧愁与快乐,请你仿写一句。组卷:522引用:1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7.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 孟子《鱼我所欲也》)【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①,值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②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东汉时常指匈奴、乌桓、鲜卑等。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二者不可得兼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④值胡贼攻郡
⑤遂班军而还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岂荀巨伯所行邪?
(3)【甲】【乙】两文都是关于“义”的,【甲】文的表达方式是
(4)请结合【甲】文,简析【乙】文中荀巨伯的“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组卷:522引用:6难度:0.7
三、写作(55分)
-
8.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记忆。可能是父母的呵护,可能是师长的关爱,可能是朋友的支持,也可能是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带着感动成长。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请你以“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组卷:195引用:1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