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学生CESL活动)九年级(下)决赛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
-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结构如图)这种治疗头疟疾的药物,从而拯救了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9 -
2.2015年,是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家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第十二年。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天气中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3.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毫升液体(如图),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
组卷:197引用:27难度:0.9 -
4.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消防安全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举措合理的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9 -
5.2015年年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确认了原子序数分别为113、115、117和118的元素的存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4难度:0.9 -
6.欲配制2瓶ρ=1.0g∕mL,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NaCl溶液,每瓶250mL),需要NaCl质量为( )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7.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组卷:2302引用:57难度:0.9 -
8.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组卷:1475引用:88难度:0.9 -
9.以下是《环球科学》公布的2015年全球十大技术突破中的4项,其中与化学学科关系密切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10.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组卷:816引用:19难度:0.9 -
11.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如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 )
组卷:68引用:8难度:0.7 -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所示。在常温下,先分别向装有适量甲、乙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进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里,如图Ⅱ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68引用:15难度:0.7
四、研究性学习题(共2题,共20分)
-
35.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盐酸反应是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I: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I: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1)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2)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镁与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组卷:52引用:3难度:0.3 -
36.为了测定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杨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一食品塑料袋,把开口热封。剪去塑料袋的一角,插入约5cm长的玻璃管,用棉线缠紧(如图1)。然后需检验
(2)向塑料袋内呼气,如何确定人呼出的气体体积等于塑料袋容积,请叙述你的具体实验操作
(3)在具支试管里加入适量10%的NaOH溶液,按照图3组装仪器。集气瓶收集的气体的总体积为V2.请问V2如何测量得到
请写出呼出气体通过碱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上述实验测得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4)关于该实验误差的思考:
①实验时的环境温度最好不低于30℃,此外,碱溶液和排水集气所用的水,也不应低于这个温度。如果环境温度偏低,将导致测定结果比实际偏大,原因可能是
②碱液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要关注具支试管中的气泡速度,使呼出气经碱液吸收时慢一些,否则将导致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组卷:54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