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5/1/2 10:30: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
-
1.某可逆反应aA+bB⇌cC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反应热为ΔH。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作如下改变,则ΔH和K数值的相应变化为( )
组卷:48引用:3难度:0.5 -
2.CH4和Cl2反应生成CH3Cl和HCl的部分反应进程如图所示。
已知总反应分3步进行:
第1步:Cl-Cl→2•Cl(g)ΔH1=+242.7kJ•mol-1;
第2步:CH4(g)+•Cl(g)→CH3(g)+HCl(g)ΔH2;
第3步:•CH3(g)+Cl-Cl(g)+CH3Cl(g)+•Cl(g)ΔH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73引用:11难度:0.6 -
3.用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氮氧化物污染。已知:
ⅰ.2C(s)+O2(g)═2CO(g)ΔH=-221kJ•mol-1
ⅱ.N2(g)+O2(g)═2NO(g)ΔH=+181kJ•mol-1
ⅲ.2CO(g)+2NO(g)═2CO2(g)+N2(g)ΔH=-747kJ•mol-1
则24gC(s)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组卷:104引用:2难度:0.9 -
4.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反应在c点到达平衡
②SO2浓度:a点小于c点
③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④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⑤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组卷:109引用:2难度:0.5 -
5.已知CH4(g)+H2O(g)⇌CO(g)+3H2(g)ΔH>0,工业上可利用此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
组卷:64引用:10难度:0.5 -
6.已知反应:2NO2(g)⇌N2O2(g)。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7.反应2H2(g)+2NO(g)═2H2O(g)+N2(g)的速率方程为v=kcα(H2)⋅cβ(NO),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
温度/℃ c(H2)/(mol⋅L-1) c(NO)/(mol⋅L-1) 反应速率 T1 0.1 0.1 v T2 0.2 0.2 8v T3 0.3 0.2 12v T4 0.3 0.2 16v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8.顺-1,2-二甲基环丙烷(g)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g)T1℃可发生如图所示转化,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其中k正和k正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T1℃时,k正=0.006,k逆=0.0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7 -
9.下列操作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7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8分)
-
26.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TiO2)转化为TiCl4,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回答下列问题:
(1)TiO2转化为TiCl4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在1000℃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ⅰ)直接氯化:TiO2(s)+2Cl2(g)═TiCl4(g)+O2(g)ΔH1=172kJ•mol-1,Kp1=1.0×10-2
(ⅱ)碳氯化:TiO2(s)+2Cl2(g)+2C(s)═TiCl4(g)+2CO(g)ΔH2=-51kJ•mol-1,Kp2=1.2×1012Pa
①反应2C(s)+O2(g)═2CO(g)的ΔH为
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
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增大压强,平衡
(2)在1.0×105Pa,将TiO2、C、Cl2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①反应C(s)+CO2(g)═2CO(g)的平衡常数Kp(1400℃)=
②图中显示,在200℃平衡时TiO2几乎完全转化为TiCl4,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
(3)TiO2碳氯化是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组卷:962引用:3难度:0.5 -
27.CO、H2是煤的气化产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CO还原法处理大气污染物SO2
①2CO(g)+SO2(g)S(s)+2CO2(g)△H=-270 k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催化剂
②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则已达平衡状态
b.达平衡后若再充入一定量CO2,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c.分离出部分S,正、逆反应速率均保持不变,平衡不移动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③向2 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1 mol SO2,分别进行a、b、c三组实验。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SO2(g)S(s)+2CO2(g)△H=-270 kJ•mol-1,反应体系总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则三组实验温度的大小关系是催化剂时间(s)
压强(kPa)
组别0s 40s 45s 60s a 175 142 140 140 b 160 120 120 120 c 160 130 125 120
CO(g)+3H2(g)⇌CH4(g)+H2O(g)△H1=-206.2 kJ•mol-1;
CO(g)+H2O(g)⇌CO2(g)+H2(g)△H2=-41.0 kJ•mol-1;
H2O(l)═H2O(g)△H3=+44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CO2(g)+4H2(g)⇌CH4(g)+2H2O(l) 的△H4=
②在恒压管道反应器中按n(H2):n(CO)=3:1通入原料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合成天然气,400℃
p总为100 kPa时反应体系平衡组成如表所示:组分 CH4 H2O H2 CO2 CO 体积分数/% 45.0 42.5 10.0 1.50 1.00
③制备合成天然气采用在原料气中通入水蒸气来缓解催化剂积碳。
积碳反应为:反应Ⅰ:CH4(g)⇌C(s)+2H2(g)△H=+75 kJ•mol-1;
反应Ⅱ:2CO(g)⇌C(s)+CO2(g)△H=-172 kJ•mol-1,
平衡体系中水蒸气浓度对积碳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1在700~800℃积碳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反应Ⅱ逆向移动
B.曲线1在550~700℃积碳量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反应Ⅰ、Ⅱ的速率增大
C.曲线2、3在550~800℃积碳量较低的原因是水蒸气稀释作用使积碳反应速率减小
D.水蒸气能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降低体系温度至550℃以下,有利于减少积碳组卷:31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