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7 22:30:2

一、填空题

  • 1.根据语境把“卷首语”补充完整。
    成长是什么?成长是一边在bǎo lǎn
     
    风景中拓宽视野,一边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成长是一边接纳xīn  suān
     
    、ɡū dú
     
    、fán suǒ
     
    等各种滋味,一边一步一个脚印期待梦想的zhào yào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成长之路。一路领略先辈的智慧,一路牢记长辈的dīnɡ  zhǔ
     
    ,共同留下成长的足迹!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2.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情  境 古诗文名句 作者或出处
    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
     
     
    陆游《示儿》
    少年中国与天齐寿,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 ②美哉,
     
     

    壮哉,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边读边思考,不断汲取新知识。
     
     
    朱熹《观书有感》
    求学有进取心,不懈怠。
     
     
    《论语》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班级开展“学榜样,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活动,平平同学制作了“榜样卡”请你协助完成。
    榜样人物:袁隆平       主要事迹:对于杂交水稻的探秘,袁隆平总是①,一往无前。为了培育高产水稻,他守在田里,几乎   ②。袁隆平一生致力于“米”的研究,硕果累累。他曾获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他  ③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
    (1)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入合适的位置。
    A.不可估量
    B.百折不挠
    C.不分昼夜
    D.名满天下
    (2)平平不大确定“硕果累累”“累”的读音,查了字典,请你帮选择
     

    A.
    B.
    C.
    (3)“榜样卡”准备配“珍惜时间”为主题的楷书作品。下面哪幅不入选
     

    A.
    B.
    C.
    D.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4.诗中赏景。请给下面图配一首诗。每行诗句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11.阅读
    小小筷子不简单ㅤㅤ①筷子是咱们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饮食工具了。筷子看上去十分普通,却能够利用五根手指完成对菜品的夹、挑、捞、搅等动作,堪称世界食具一绝。
    ㅤㅤ②咱们国人使用的筷子一般都是圆柱形的,即头部圆形,尾部方形,有“天圆地方”之意,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24厘米左右。这和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人吃饭是围桌的,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十分的惬意,当有菜肴呈上来的时候,就会摆放在圆桌的中间,需要每个人用筷子去夹取。可有些菜肴距离较远,或者在桌面的正中央,坐着是够不到的,需要起身,碍于古代餐桌上的礼仪文化,大多数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此筷子就被改良,延长了其长度,以便夹取的范围更广。
    ㅤㅤ③筷子其中蕴含的寓意,可谓十分丰富。除了上面说到的“筷”同“快”,有快乐、快速、顺利的意思之外,筷子本身由于笔直坚硬,也被历代文人赋予了刚直、正派、正气凛然、宁死不屈等意义。
    ㅤㅤ④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孩子从小使用筷子吃饭可以很好的促进大脑发育,还可以对手部的肌肉和穴位进行刺激,从而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筷子不仅仅是一种吃饭的工具,更是一种非常益智的玩具和教育工具。
    (1)快速默读选文,借助关键词句,我们很快发现短文②到④段分别介绍了筷子的
     
     
     

    (2)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
    ①读了文章我知道,小小筷子不简单是因为制作工序复杂。
     

    ②普通筷子的长度和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③筷子笔直坚硬,所以被历代文人赋予了刚直、正派、正气凛然等意义。
     

    (3)第②自然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小芬认为“调羹、叉子照样可以完成就餐,使用筷子太麻烦了,没必要学会。”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12.【书写成长的印记】
    ㅤ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赞扬声”“批评声”,有“叮咛声”“唠叨声”……这些声音见证我们的成长,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ㅤㅤ(1)请选择一种印象深刻的声音,写一个声音背后的成长故事,题目自拟;(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3)语句通顺连贯,表达真情实感。

    组卷:13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