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5难度:0.7 -
5.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7
四、阅读与理解。
-
16.醉西湖ㅤㅤ①在夕阳的陪伴下,踏着暮鼓的余韵,我走近了夜色笼罩下的西湖。
ㅤㅤ②近处,是杨柳岸的晚风与朗月。四下里很静,但在这恬静的外表下面,却仿佛有着某种躁动。果然,当远处舞榭歌台的弦乐夹着荷香晚风拂过来时,岸边的杨柳便受了牵制般地轻轻舞动着枝叶,似乎是那弦乐在这儿荡漾起的涟漪。不知是否有一种奇妙的精灵,控制着这些生灵的喜怒哀乐。林间的路灯如颗颗夜明珠透出柔和的光,把柳条颤动的姿态印在游人的双眸中。
ㅤㅤ③远处,是亭榭歌舞。歌舞声和着丝弦的颤音,似乎是从南宋的暖风中飘来的,飘转了千万里路程,又夹杂了太多湖水的密语。西子的笑声和诗人的吟唱,听来模糊朦,似乐曲又不似乐曲,让人费神去揣测,歌者何许人?歌词有何意?让人依着歌声去窥视那亭榭中断续闪现的人影,不知是否有苏小小迷人的笑靥和白娘子临风的仙袂。
ㅤㅤ④在远近之间,是一泓碧澄澄的西湖水。雾并不存在,但一湖水汽却带着西湖的醇香腾腾地升起来,如雾般罩住了一片水天、几曲回廊和郁郁葱葱的树林。看西湖,便如雾里看花般迷迷蒙蒙的了。突然间,我似乎有一种感觉,仿佛那歌是这西湖水升华来的,那舞是这西湖的微风吹拂起来的,那灯的黄晕是西湖的水纹浮出水面来的。湖闪着神秘的光泽,似乎有无尽的秘密。
ㅤㅤ⑤今夜,不知是否该称西湖为浓妆,因为她的喧腾的人群与歌舞。
ㅤㅤ⑥今夜,又难否认西湖的淡妆,因为她有皎皎明月和淡淡水汽凝成的面纱。
ㅤㅤ⑦但,不管她今夜是艳是雅,我都可以断定,她已经醉了!
(1)短文第④段重点描写的景物是
A.西湖的水
B.西湖的雾
C.西湖的树林
D.西湖的歌舞。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画“ㅤㅤ”的句子通过听觉、嗅觉和视觉来描写景物
B.第②③④段属于“分一总”结构,按照由近及远、由高及低的顺序来写
C.短文画“ㅤㅤ”句中的“印”字,写出了西湖景色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侧面反映了西湖的景色之美。
D.第③段“南宋的暖风”出自南宋诗人林升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第⑤⑥段化用了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下列对于短文标题“醉西湖”的作用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西湖迷人的特点
B.暗含了作者的情感
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富含哲理,引人思考
(4)有人说,短文的第⑤⑥⑦段可以合并成一个自然段,你觉得好吗?说说理由。
(5)作者的想象让西湖的景色更加迷人。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晴朗月夜下的西湖景色。(不少于30字)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17.表达与交流。
ㅤㅤ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迷”:热爱读书的“小书迷”,成天低头玩手机的手机迷,爱观察虫子的昆虫迷,整天追剧的影视迷……请选择生活中的一个迷,写一写他们的表现,聊一聊你的看法。
ㅤㅤ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500字以上。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