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1课 五代史伶官传序》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12/16 5:0:2

一、基础知识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9
  • 3.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仓皇

    组卷:4引用:1难度:0.8

三、同步拓展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裤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生以为荣。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朔望:朔日和望日,即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工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屯田等事务。
    D.致仕:亦作“致事”,指古代官员被迫辞官回家,是一种非正常的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崇敬科考顺利,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天宝年间又考中博通坟典科;两次对策,也分别名列第一和优等,并因此升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祭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的第三个月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建言献策,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裤、褶,他建议停止;他还认为国子学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这些建议都得到实施。
    D.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译文:
     

    ②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生以为荣。
    译文:
     

    (5)后人评价归崇敬“知礼”,请结合全文做简要说明。

    组卷:4引用:1难度:0.6

四、语言运用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亮点纷呈,直抵人心。无论规定之细还是针对性之强,乃至措施之实,都可圈可点。“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不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其结果就会让新《规定》沦为银样镴枪头,看起来煞有介事,实则不中用、不实用。
          校园食品安全之所以时有发生,一大原因就是监督失灵,该监管的不监管, ①。纵观新《规定》,在监管方面至少有三个新的特点:一是强化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二是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学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三是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的社会共管共治。从一定程度上说,家长最关心孩子健康,最有动力行使监督权。如果家长也能参与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学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并拥有尺寸之柄,准确掌握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那么校园食品安全就会多一重保障。一言以蔽之, ②,多一些监管才会少一些隐患,校园食品安全的重锤须“砸”进监管者的心里。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对偶、比喻、借代
    B.对偶、夸张、比拟
    C.排比、比喻、比拟
    D.排比、借代、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其结果就会让新《规定》变成表面看起来还不错实则不中用、不实用的内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组卷:5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