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一)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持续推出了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以近来备受关注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例。《只此青绿》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的视角,进入千年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内心世界,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深入探查画作形成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工艺的产生,古往今来的工匠精神与中国式的古典美学交相辉映,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的崇高敬意。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别出心裁,从画作的成型工艺入手,将其演绎为一幅国之工匠的人文画卷。剧中描绘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历代勤勤恳恳的工匠形象,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正是由这些平凡劳动者创造的。舞剧为他们画像,用他们的故事唤醒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将舞台艺术与非遗工艺相结合,为时代背景下的文旅融合赋予更丰富深刻的内涵。
          在创作手法上,《只此青绿》向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寻根溯源,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引发当今创作者对于戏剧本体的思考。作品打破舞台上常规的线性叙事手法选择淡化戏剧情节与冲突,强调人物超越古今的内心情感,也更突出“舞蹈诗剧”的诗化色彩。在舞蹈编排上,作品较多运用“颗粒状”的动作连成舞蹈句子,形成与众不同的质感、风格、韵味和舞蹈语汇。
          在审美风格上,作品传达了《千里江山图》中表现的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服饰和道具突出淡雅、简约的“理性之美”。舞台画面通过“出画入画”、客体与主体观感的链接,从不同角度引领观众感受传统绘画之美。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润物细无声”的特性和方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断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只此青绿》首演3场就成功“破圈”、首轮巡演未半便引发热议,其成功不仅因为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也得益于创新性的传播手段。而这两者,又都源于制作理念及模式的创新。2021年12月31日,作品以舞蹈形式亮相哗哩哗哩跨年晚会,播出时间段内,实时在线观看观众达1.8亿。2022年1月31日除夕夜,《只此青绿》选段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节目一经播出,相关话题便开始频繁登上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的热搜。节目中高难度的“青绿腰”也成功出围,引发了一大批专业舞者和爱好者的模仿和挑战。
          此外《只此青绿》充分发据利用线上传播渠道走出国门。人民网在海外平台的多元化媒体宣传,初步在海外市场上营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巡演期间,一共以9个外文语种发布海外报道数十篇,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讨论热潮。
    ——摘编自景小勇《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材料二
          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宋韵文化的沉浸感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所谓“沉浸感”,在绘画中可以名为“空间意识”。观《富春山居图》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其散点透视带来的沉浸之感,人观画如在画中,人随景移,又阔大高远,使人失却在景中:而《千里江山图》的独特在绢本设色,以青绿山水呈现江南风貌,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这种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以宋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名言论,即“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几至此,皆入妙品”。《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只是其妙何以体现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今人对此种理论概括,难免有隔靴搔痒之痛。
          而春晚的节目《只此青绿》与《忆江南》就把这种沉浸感淋滴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忆江南》更将“家在富春江上”的生存体验通过演员的直接演绎,表现为毫无阻隔感的“诗意地栖居”,使中华美学的韵味扑而而未。其实,人们对宋韵并不陌生,陆游、苏轼的诗词可谓妇孺皆知。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在宋代,中华传统美学就是丝绸、茶酒、瓷玉、园林,就是饮食、服饰、花饰、香道,就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之中。今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要紧的就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摘编自林玮《《只此青绿》(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台画面通过“出画入画”、客体与主体观感的链接,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感受传统绘画之美。
    B.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成功,不仅离不开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也得益于创新性的传播手段。
    C.宋韵文化的沉浸感在二维空间变成三维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D.陆游、苏轼的诗词给人的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历代勤勤恳恳的工匠创造了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唤醒了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
    B.为了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来引发当今创作者对于戏剧本体的思考,《只此青绿》选择在创作手法上向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寻根溯源。
    C.《只此青绿》亮相哔哩哗哩跨年晚会时的实时在线观众达1.8亿,在央视春晚播出后频繁上热搜,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制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D.《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都体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但只有后者体现了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
    (3)下列案例中,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河南卫视推出的脱胎于洛阳龙门石窟佛像艺术的节目《龙门金刚》,一经播出便受到了观众广泛好评。
    B.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古剑奇谭》改编自同名仙侠类古装游戏,在制作上力求完美,几乎幕幕有特效,处处藏玄机。
    C.东方演艺集团以中国生肖文化为基点,创作了以打击乐演奏和舞蹈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
    D.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汲取了昆曲、秦腔、评剧和川剧等经典剧目的精华,创作了舞剧《惊•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屈原是从长江流域走出的第一诗人,湖南省歌舞剧院拟将屈原的作品改编成优秀的舞蹈诗剧,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改编的建议。

    组卷:28引用:9难度:0.1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忆平乐
    冯至
          六年前,十一月下半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在桂林上了一只漓江上的民船。那时正是长沙大火后,各地方的难民潮涌一般地到了桂林。抗战以来,如果说南京失守是第一个挫折,那么武汉撤退显然是第二个挫折了,大家不知道此后的局势将要怎样发展,但对于将来都具有信心。人们好像很年轻,报纸上虽然没有多少好消息,同时几乎天天要跑警报,可是面貌上没有一些疲倦。
          在桂林住了半个多月,全国各地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这里发生感应,但是一上了漓江的船,就迥然不同了,初冬的天空和初冬的江水是一样澄清,传不来一点外边的消息。我立在船头,当桂林的那些山峰渐渐在我面前消逝时,我心里想,十月的下旬在赣江上,十一月的下旬在漓江上,一东一西,中间隔着四四方方的湖南那么一个大省,但是民船,两个地方却没有一点不同,同样的船篷、同样的船身、同样的船夫撑船的姿势。从空间我又想到时间:在战前,在百年前,漓江上的航行也必定没有多少变化。山是那样奇兀,水是这样清澈,江底的石块无论大小都历历可数。此外就是寂静、寂静凝结在前后左右,好像千军万马也不能把这寂静冲破。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至于山水的奇丽还要算漓江。船过了大墟,这条江水便永久被四面的山包围起来了。船在水中央,仿佛永久在一座带形的湖里,船慢慢地走着,船上的人没有事做,只有望着四围的山峰。经过长久的时间,山峰好像都看熟了,忽然转了一个大弯子,面前的山峰紧接着也改变了形象,原来船已经走出这“带形的湖”,又走入一座新的“带形的湖”里。山的转变无穷,水也始终没有被前面的山遏住。这样两天,过了阳朔一直到了平乐。
          在平乐,我们找到一辆汽车要经过柳州、南宁到龙州去。往南越走越热,临行的前一天,妻的身上穿着棉衣,她说想做一件夹衣预备在热的地方穿,但恐怕来不及了,因为汽车在第二天清早就要开行。我说,我们不妨到裁缝铺里试一试。我们于是在临江的一条街上买了一件衣料,随后拿着这件衣料问了几家裁缝铺,都异口同音地说来不及了。最后到了一家,仍然是说来不及了,但口气不是那样坚决,不可能中好像含有一些可能的意味。我们也就利用这一点可能的意味向那裁缝恳求:
    “如果你在今晚十二点以前把这件衣服缝好,我们愿意出加倍的工资。”
    “加倍的工资,我不要;只怕时间来不及了。若是来得及,一件夹袍是一件夹袍,工资无须增加。”
    “我们也是不得已,因为明天清早就要到柳州去。”
          我们继续恳求,最后那裁缝被我们说动了,他说,“放在这里吧,我替你们赶做——”
          我们把旅馆的地址留给他,继续到街上料理其他的琐事。晚饭后,一切都已收拾停当,我们决定早一点睡,至于那件夹衣,第二天清早去取,想不会有什么耽搁。想不到睡得正熟的时候,忽然有茶房敲门,说楼下有人来找。我睡眼朦胧地走到楼下,白天的那个裁缝正捧着一件叠得好好的夹衣在旅馆的柜台旁立着。他说,这件夹衣做好了,在十二点以前。
          我当时很感动,我对于我的早睡觉得十分惭愧。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他找回我两角钱,说一声“一件夹袍八角钱”,回头就走了。我走上楼,把夹袍放在箱子里,又躺在床上,听着楼下的钟正打十二点。
          六年了,在这六年内听说广西也有许多变化,过去的事在脑里一天比一天模糊。入秋以来,敌人侵入广西,不但桂林、柳州那样的大地名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就是平乐也曾经一再地在报纸上读到。当我读到“平乐”二字时,不知怎么漓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平乐那晚的经验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漓江一带的山水想必也会有了变化,还有那个裁缝,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
          并且,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做出人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服缝得不成衣服。真正变得不成人形的却是那些衣冠人士:有些教育家把学校办得不成学校,有些军官把军队弄得不成军队。
          现在敌人正在广西到处猖獗,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我坐在房里,只苦苦地思念起漓江两岸的风光和平乐的那个认真而守时刻的裁缝。
          一九四三年,写于昆明
    (选自《山水》)(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武汉撤退后,尽管局势不容乐观,但“人们好像很年轻”,脸上也没有倦容,表达了坚决抗日、抗战必胜的信念。
    B.文章写漓江山与水的关系,令人想到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名句。作者这样写眼前景,应该是有所寄托的。
    C.文章说“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是作者同情裁缝处境艰难,特意多给他点钱,可裁缝只接受应得的工资。
    D.文章中有两处“衣冠”,最后说“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可见作者对某些衣冠人士的强烈愤慨。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避免夸张、渲染的笔墨,叙事严肃朴素,抒情谦虚诚恳,给人凝重简练而又朴厚深远的美感。全篇行文风格沉着深婉,朴素隽永。
    B.文章回忆“六年前”的一段往事,并非作者随意下笔,有感即发,而是长时间体验与思索的升华,是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酿造出来的。
    C.文章描写漓江“奇丽”的山水,引入诗歌的意象、意境,注重情感哲理的融合,不仅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D.文章以“不变”反衬“变”,农夫和手工业者这些普通老百姓不会变,但有些衣冠人士却敷衍塞责,玩忽职守,胡作非为,变得不成人形。
    (3)文章中说“我接过来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画横线句)。作者为何会有这种特殊的感觉?请简要说明。
    (4)冯至先生曾经说:“无论在多么暗淡的时刻,《山水》中的风景和人物都在我的面前闪着微光,使我生长,使我忍耐。”请结合文本,从风景、人物两方面分析“微光”的内涵。

    组卷:25引用:8难度:0.4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黑匣子,通常指飞行信息记录系统。现代商用飞机一般安装两个黑匣子,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①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把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例如谈话、发报及其他各种声音响动全部录下来。飞行数据记录器则把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在磁带上,如飞机的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的位置等等。当飞机发生故障或事故时,(  )。
          国际航协对黑匣子有明确要求,比如②
     
    ,对于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要能承受30分钟左右;耐水浸方面,正常情况下要保证半年以上;在耐酸碱、耐冲击等方面也都有一定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黑匣子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飞机领域,③
     
    ,如导弹、火箭、潜艇、轮船、汽车等,用来记录各种目标对象在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参数。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找到黑匣子,从中读出记录的各种数据,分析飞机出现故障或失事的原因
    B.找到黑匣子,分析飞机出现故障或失事的原因,从中读出记录的各种数据
    C.黑匣子被找到,分析飞机出现故障或失事的原因,从中读出记录的各种数据
    D.黑匣子被找到,从中读出记录的各种数据,分析飞机失事或出现故障的原因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组卷:7引用:6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艺术体操队从国宝“莫高窟第220窟”的壁画中汲取灵感,将敦煌元素融进艺术体操,经过不懈努力,创演作品《飞天乐舞》,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并深受好评。赛后,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特别邀请中国艺术体操队做线上的全球分享。
          事后,教练孙丹说:“我真是感觉国家强大了,能够做我们坚实的后盾。我们起初在赛场上都是想去迎合别人,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希望能够做自己,是我们五千年的文明让我们敢创作,敢拿出去在世界舞台上展现。”
          当下,文化的交融互鉴越来越密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民族的”与“世界的”的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举办的“一起向未来”主题论坛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0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