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上海四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5 12:0:2

一、积累运用(7分)

  • 1.按要求默写。
    (1)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短歌行》中,诗人想象贤才屈驾前来归附自己的诗句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

    组卷:26引用:7难度:0.5

​二、

  • 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无用”的知识
    罗素
          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而教育也会不断增进它。
          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
          ③□□,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
          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
          ⑤在探求知识中,文化素养若被融化而获得成效,必能构成人们思想和欲望的特性,并使它们至少有一部分同广阔的非个人的事情相连。而不是仅仅同个人直接的重要事情关联。当人们凭借知识而获得某种能力时,他会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运用这种能力。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同等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着许多野蛮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
          ⑥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行动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柏格森之类的教授极力贬低哲学,说什么生命至少就像一队骑兵冲锋,就我看来,我认为当行动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冲动而失衡的自我肯定时,它是最好的。在思想上而不是在行动上去寻求愉快的习惯,是对抗愚昧无知和过度权力欲的一种保护措施,是在不幸中保持镇定、在忧虑中保持平静的一种方法。
          ⑦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挨跳蚤咬、火车误点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_______。
          ⑧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没有一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
          ⑨人生充满着苦痛,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救的办法;如果不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
    (本文有删节)(1)第③段开头空格处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
    B.而且
    C.诚然
    D.但是
    (2)填入第⑦段横线处的例证,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
    B.当一个人对于寻求国际合作之困难感到不耐烦时,如果他正好想起已故的路易九世在参与十字军圣战前,与《天方夜谭》中作为世界半数邪恶的黑暗源泉“山岳老人”结成同盟时,这种情绪就会消失。
    C.当我喜爱挑杏时,知道它们早在汉朝时就首先在中国培育起来了,后经卡尼斯边王扣押的中国人质传入印度、波斯的历史,会使得这种水果品尝起来益为甘美。
    D.当资本家的贪婪成为压制时,人们可能从对布鲁特斯的追忆里得到突然的安慰。
    (3)请分析第⑧段加点字比喻论证的效果。
    (4)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七、附加题

  • 8.与乐秀才书
    欧阳修
          ①某白秀才乐君足下:昨者舟行往来,皆辱见过。又蒙以所业一册,先之启事,宛然如后进之见先达之仪。某年始三十矣,其不从乡进士之后者于今才七年。而官仅得一县令,又为有罪之人,其德、爵、齿三者皆不足以称足下之所待,此其所以为惭。
          ②然闻古人之于学□,讲之深而信之笃,其充于中者足,而后发乎外者大以光。譬夫金玉之有英华,非由磨饰染濯之所为,而由其质性坚实,而光辉之发自然也。《易》之《大畜》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谓夫畜于其内者实,而后发为光辉者日益新而不竭也。故其文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之谓也。
          ③古人之学者非一家,其为道虽同,言语文章未尝相似。孔子之系《易》,周公之作《书》,奚斯之作《颂》,其辞皆不同,而各自以为经。子游、子夏、子张与颜回同一师,其为人皆不同,各由其性而就于道耳。今之学者或不然,不务深讲而笃信之徒,巧其词以为华,张其言以为大。夫强为则用力艰,用力艰则有限,有限则易竭。又其为辞不规模于前人,则必屈曲变态以随时俗之所好,鲜克自立。此其充于中者不足,而莫自知其所守也。
          ④修见恶于时,弃身此邑,不敢自齿于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过礼之,以贤明巧正见待,虽不敢当,是以尽所怀为报,以塞其惭。某顿首。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称赞乐秀才与自己交谈时能像后进拜见前辈那样尽到应有的礼仪。
    B.作者暗示乐秀才与自己交谈时不必像后进拜见前辈那样过于拘泥礼仪。
    C.作者责怪乐秀才与自己交谈时好像后进拜见前辈那样过分拘泥于礼仪。
    D.作者预先提醒乐秀才与自己交谈时应该像后进拜见前辈那样讲求礼仪。
    (3)对第②段的写作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金玉因质地坚实而自然生辉比作学者因德高和识厚而使文章增光添彩。
    B.引用了《易》中言论,强调只有内心充实、涵养美德,才能写出好文章。
    C.将古之学者的求学方法与当今学者对比,突显了古人求学讲求钻研深透。
    D.比喻论证使抽象道理形象化;引用论证则使说理严谨有力,富有权威性。
    (4)对第③段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今之学者学有不精,无法近道,不如古之学者学养深厚。
    B.今之学者不效前人,迎合世俗,不如古之学者守中自立。
    C.今之学者德性浅薄,崇尚浮华,不如古之学者守道务实。
    D.今之学者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不如古之学者多方求学。
    (5)作者在书信的首尾都提到了心中之“惭”,以下选项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段提到心中之“惭”,意在向乐秀才表明虽然自己德行、职位和资历尚浅,但是仅得到县令之位实在是羞于启齿、自惭形秽。
    B.作者首段提到心中之“惭”,目的在于打消对方顾虑,进而为下文纵谈古今学者的为文之道做铺垫。
    C.作者在尾段提及“惭”字,与首段相照应,点明回信目的。
    D.作者在尾段提及“惭”字,意在进一步向乐秀才表明,自己虽处境艰难而受此礼待,只好用这番肺腑之言相告,以弥补内心的愧疚之情。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八、作文(40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②不少于800字。

    组卷:26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