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
1.有机物命名中常使用三套数字,甲、乙、丙…,1、2、3…,一、二、三….其中“一、二、三…”指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9 -
2.下列物质变化中,只克服一种作用力的是( )
组卷:56引用:1难度:0.8 -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4.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5×75.77%+37×24.23%=35.48中(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5.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6.在如图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2NO2(g)⇌N2O4(g)+Q(Q>0),改变下列条件,达到新平衡后,
的比值不发生改变的是( )c(NO2)c(N2O4)组卷:5引用:1难度:0.5 -
7.不可用于比较F和Cl非金属性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8.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25引用:89难度:0.7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
23.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Ⅰ.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
实验二:试管中的液体 现象 a.0.1mol/L SO2溶液(pH=2) 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b.0.1mol/L NaHSO3溶液(pH=5) 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c.0.1mol/L Na2SO3溶液(pH=10) 溶液立即褪色 d.pH=10 NaOH溶液 红色溶液不变色 e.pH=2 H2SO4溶液 红色溶液不变色 的微粒有+4S
(2)解释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3)实验d的目的是
(4)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
Ⅱ.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性
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
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5)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6)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过量
A.稀硝酸
B.氯水
C.双氧水组卷:4引用:1难度:0.6 -
24.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溶液的pH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
(4)“电解Ⅱ”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