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1/7 13:0:35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83引用:8难度:0.8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组卷:633引用:10难度:0.9
  • 4.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74引用:4难度:0.7
  • 5.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10引用:4难度:0.5
  • 6.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
    ①除了血缘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
    ②然数千年来同舟共济,音声相通,认同自己是伏羲、神农、黄帝、蚩尤的子孙。
    ③靠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条无形的纽带。
    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共有56个民族,血统本自不同,
    ⑤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组卷:30引用:4难度:0.7
  •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荡漾于整部作品中的悲悯情怀。
    ②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
    ③《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它让读者想起浪漫、温馨、遥远。
    ④在人际关系日趋疏远的当今世界中,这种情怀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⑤当翻开这本小说时,我们确实会被这样一种气息所笼罩。
    ⑥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小学生活。

    组卷:451引用:8难度:0.7

二、阅读。

  • 8.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堆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的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
     
    →被“教诲”→
     
    →获“奖励”→坚定“梦想”
    (2)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3)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5)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组卷:528引用:11难度:0.3
  • 9.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呵,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
    (1)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②昆仑山惊邙山呆
     

    ③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
     

    ④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2)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连接起来的?
    (3)“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相对比的句子。
    (4)概括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卷:244引用:6难度:0.3
  • 10.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汉服文化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宣传汉服,校团委准备向全校学生征集宣传标语,请你试着拟写一则,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2)校团委准备在“汉服文化节”期间围绕“汉服”开展三项活动,现已设计好第一项活动,请你帮忙设计后两项活动。
    活动一:汉服征文大赛
    活动二:
     

    活动三:
     

    (3)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四千多年前直至明代,汉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即衣襟向右掩)、系带。如图是承办此次“汉服文化节”的衿心文学社设计的徽标,请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构图元素。

    (4)赵欣欣同学写了一篇有关“汉服文化节”的报道,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帮忙修改。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无论是汉的大气,晋的飘逸,还是宋的端庄,明的中和,汉服都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它还承载着中华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甲】通过宣传、推举汉服,我们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乙】此次“汉服文化节”能够顺利开展是因为大家积极参与的结果。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对汉服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而且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①【甲】处划线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②【乙】处划线句句式杂糅,应删去
     

    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11.古诗文默写。
    (1)
     
    ,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
    (6)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思念故人,又表现了世态变迁的句子是: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注释】: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字平如(磨刀石)
    B.用再火令药镕(完毕)
    C.故天下称“蔡侯纸”(都)
    D.不沾污(悬殊)
    (2)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唐人尚未盛
    B.有布衣毕昇,又活板
    C.莫不精工坚密,后世法
    D.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元 兴 元 年 奏 上 之 帝 善 其 能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②自是莫不从用焉
    (5)“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
     
    ”(用原文中的字句回答)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
     
    ”(用原文中的字句回答)的缺陷。它们均具有③
     
    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3.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美丽的颜色(节选)      由1898年到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都是在简陋的棚屋里工作的。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他们穿上外衣,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看哪……看哪!”这个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她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1)依据上文,按照时间提示概括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①四年多时间里,
     

    ②有一天晚上,
     

    (2)从上文内容看,居里夫妇具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内涵。
    ①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
    ②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4)赏析下列句子。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5)本文原标题为“伟大的发现”,教材编者将其改为“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标题?为什么?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1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5
  • 15.名著阅读。
    【选段一】
          一辆极破的车,车板上的漆已经裂了口,车把上已经磨得露出木纹,一只唏哩哗啷响的破灯,车棚的支棍儿用麻绳儿捆着。小马儿在耳朵帽里找出根洋火,在鞋底儿上划着,用两只小黑手捧着,点着了灯。老者往手心上吐了口唾沫,哎了一声,抄起车把来,“明儿见啦,哥儿们!”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摘自《骆驼祥子》【选段二】
          教祥子看家,她上南苑去找姑妈,打听老头子的消息。姑妈说四爷确是到她家来过一趟,大概是正月十二那天吧,一来是给她道谢,二来为告诉她,他打算上天津,或上海,玩玩 去。……回到家,她一头扎在炕上,门门的哭起来,一点虚伪狡诈也没有的哭了一大阵,把眼泡都哭肿。哭完,她抹着泪对祥子说:“好,你豪横!都得随着你了!我这一宝押错了地方。嫁鸡随鸡,什么也甭说了。给你一百块钱,你买车拉吧!”
    ——摘自《骆驼祥子》【选段三】
          死是最简单容易的事,活着已经是在地狱里。她不怕死,可也不想死,因为她要作些比死更勇敢更大的事。她要看着两个弟弟都能挣上钱,再死也就放心了。自己早晚是一死,但须死一个而救活了俩!
    ——摘自《骆驼祥子》【选段四】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摘自《骆驼祥子》(1)下列关于以上选段涉及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一记叙了祥子在茶馆中偶遇老马和小马的经历,老马和小马的遭遇让祥子认为老马拉着自己的车也不过如此,他决定不再反抗虎妞的要挟,干脆都听她的,不再想买自己的车了。
    B.选段二中的“她”是虎妞,虎妞与刘四爷决裂后,没有料到刘四爷会抛弃她,一个人拿走所有财产。因此,虎妞痛哭。
    C.选段三中的“她”是小福子,她的父亲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
    D.选段四中的祥子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这是因为小福子的自杀打破了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
    (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小周:祥子是被他周围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小南:你怎么这样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16.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甲】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乙】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争一两个铜子,都使他觉到满意。他占了便宜,别人就吃了亏,对,这是一种报复!慢慢的再把这个扩大一点,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是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初一上来,大家一点也不怀疑他,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还不成,他会去再借二毛钱,而还上一毛五的债,剩下五分先喝了酒再说。一来二去,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出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
    (1)你依据对整本书的阅读,从主客观角度辩证的分析,用一句话概括“他”变化的两方面原因。
    (2)怡宝同学阅读名著有圈点批注的习惯,她用波浪线表示佳句,用圆点表示质疑,用直线表示需要重点领会。对于【甲】段文字,①她波浪线画出“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请你依据她的思路写出她的“批注”;②她在“转的陀螺”下面标出圆点,并批注道:“为什么用转的陀螺作为喻体呢?”请你回答她。

    组卷:34引用:2难度:0.2

三、作文。

  • 17.写作。
          小A同学从小就热爱文学,近期却因即将参加市里组织的诗词大赛深感焦虑。他写信给学校心理咨询室,诉说自己的担忧:一方面他信心不足,总感觉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他又特别看重结果,认为一旦失败,这些年的积累就等于在做无用功。学校心理咨询室动员同学们以《我们一定会赢!》或《我们一定要赢?》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自己类似的经历,也可以晓之以理,能让小A消除焦虑,稳住心态。你积极参与,写了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出现作者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