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6 8:0:10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国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③ 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1)文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精(jīng)华
B.灵(lín)秀
C.鉴赏(shǎng)
D.造诣(yì)
(2)文中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依次是A.献身精神 浩然正气 报国情怀 B.报国情怀 浩然正气 献身精神 C.浩然正气 献身精神 报国情怀 D.献身精神 报国情怀 浩然正气
A.鞠躬尽粹
B.陶冶
C.继承
D.糟粕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也有请人作铭的,如苏轼的《徐州莲华漏铭》就是受“莲华漏”的制作者之请而作。
②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如鼎、镜、剑、杖、漏刻等为题,并且把铭文刻在这些器物上。
③器物之铭开始也用颂扬功德,但后来主要是记物寓意,形容该物的某方面特征,用以劝勉警诫。
④也可以就某名山大川或建筑物为题,立石勒铭。
⑤而劝诫的对象主要是作者自己。组卷:50引用:2难度:0.5 -
4.名句名篇默写。
①
②念天地之悠悠,
③
④政入万山围子里,
⑤《游山西村》中,表现诗人对山村恋恋不舍,希望再次“叩门”拜访的诗句是
⑥《陋室铭》中最能体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40分)
-
13.作文。
题目:那一次,我真
要求:
(1)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组卷:1引用:4难度:0.5 -
14.作文。
题目:成长路上的阳光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