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广东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考生物质检试卷(4月份)

发布:2024/12/22 16: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有关生物体中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某同学用豆浆和梨匀浆进行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所有操作均正确无误,实验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豆浆 梨匀浆
    添加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实验现象 蓝紫色 紫色 砖红色沉淀 淡蓝色

    组卷:38引用:3难度:0.7
  • 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6
  • 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6.假定4对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关系)分别控制4对相对性状,且4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则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7.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症。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以前生育过地中海贫血症儿子,该患儿的珠蛋白结构异常,在一岁时死去。现在妻子又怀孕了,于是进行了产前诊断,诊断时用限制酶PstI酶切后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图2为珠蛋白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Pst酶切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6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21.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
     
    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单菌落。如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
     


    (2)牛奶等液体灌装产品需要及时检测期中的细菌含量,此时不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菌落数来及时反映样品中的细菌含量,原因是
     

    (3)制作馒头时,先用酵母菌和面,随后放置约1h,面发了之后再揉面并制成馒头坯子,将馒头坯子放置约10min,然后将馒头坯子置于蒸锅中蒸熟。
    ①面发了之后体积会增大,原因是
     

    ②小明制作的馒头经常会发酸,他推测馒头中的酸味可能是醋酸菌或乳酸菌等产酸的微生物所导致的。小明用保鲜膜将发面的容器密封起来,馒头坯子也用保鲜膜覆盖,结果馒头就不酸了。据此判断导致馒头发酸的微生物主要是
     
    ,判断的依据是
     

    组卷:35引用:4难度:0.7

选考题:【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22.图1为生产转基因抗虫棉时使用的质粒,图2为生产转基因抗虫棉时所用目的基因侧翼涉及的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为了高效地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最好选用
     
    (填限制酶名称)同时酶切质粒和目的基因。
    (2)为了筛选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将DNA连接酶处理后的溶液与大肠杆菌混合在一起进行培养。为了促使大肠杆菌吸收外源DNA,需要用
     
    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随后再将大肠杆菌涂布在含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般情况下这样培养出来的大肠杆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合了目的基因的质粒,一种是未结合目的基因的质粒。可以加入
     
    分别去切割两种质粒,其中结合了目的基因的质粒在酶切后能产生目的基因。
    (3)图示质粒在设计时插入了T-DNA序列,并且将启动子、多克隆位点和终止子序列插入到T-DNA中(注:插入不会破坏T-DNA的作用),T-DNA的作用是
     

    (4)有人担心基因工程中使用的抗性基因可转移至近缘生物中,本例中的质粒能否有助于降低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转移到近缘生物的风险?为什么?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