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上)第一次周练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是紫色洋葱植株示意图,它可以是很多实验的材料,下列实验与图中材料标号组合恰当的是( )
实验 A B C D 检测组织中还原糖 ① ③ ④ 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③ ② ⑤ ④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④ ① ② ③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② ② ③ ① 观察有丝分裂 ① ③ ① ⑤ 组卷:35引用:2难度:0.9 -
2.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
组卷:72引用:21难度:0.5 -
3.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26引用:15难度:0.9 -
4.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47引用:104难度:0.5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2.微生物的抗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研究探讨该问题.实验选用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K12.培养基3、7、1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据实验回答:
(1)将原始对链霉素敏感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皿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如图“印章”将培养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养皿2、3上培养.“印章”位置保持不变.培养皿3根据其功能,称为
(2)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养基4中.如图反复几次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微生物的突变是自发的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3)要分离出单个菌落,除了本实验中的涂布法外,还可以用
(4)上述不含链霉素培养基通常使用的是
(5)现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根据以下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物质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突变体 A B C D E G 1 - - -
+-
+2 -
+-
+-
+3 - - - - - + 4 -
+
+
+-
+5 +
+
+
+-
+组卷:6引用:1难度:0.3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
13.下列甲、乙两图为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具体方法是使用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乙图为获得抗虫棉技术的流程.A过程需要的酶有
(3)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
(4)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组卷: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