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1005引用:4难度:0.9 -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646引用:7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235引用:4难度:0.8 -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组卷:393引用:5难度:0.7 -
5.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95引用:4难度:0.7 -
6.欣赏下面书法作品,评价正确的是( )
组卷:208引用:4难度:0.9 -
7.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30引用:3难度:0.8 -
8.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744引用:4难度:0.9 -
9.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组卷:245引用:2难度:0.8 -
10.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14引用:5难度:0.8 -
1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568引用:5难度:0.9 -
12.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组卷:481引用:6难度:0.9
八、课内阅读
-
36.阅读《论语》十二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传不习乎:传递
C.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D.切问而近思近:恳切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于我如浮云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久之,目似瞑 D.逝者如斯夫 夫君子之行
A.《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儒家的主要思想。
C.“三十而立”“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都是出自《论语》的成语。
D.“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都是讲学习方法的句子。组卷:36引用:2难度:0.9 -
3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1)给下面加点的字释义。
①传不习乎
②不逾矩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组卷:18引用:4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