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行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 5:0:2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1)阅读古诗文,聆听古人的教诲。李白用①“
(2)学习写作,同样可以拜师古人。欧阳修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点,④“组卷:9引用:1难度:0.9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yàn。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乘其酒兴,磨得墨浓,zhàn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潸然
笔yàn
zhàn得笔饱
郓城
(2)文中划横线的两句话分别是
(3)这段文字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此回目由两句构成,其中一句是“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另一句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A.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B.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C.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D.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4)填空。
①请写出宋江的绰号,至少写两个;
②结合原著情节,说说宋江因何事被“刺文双颊”:组卷:21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不充:不足,这里指喝不上。④日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或异二者之为
③微斯人
④二岁而孤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去之南都入学舍。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了点明主旨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5)从【乙】文看,范仲淹为什么能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现在的我们对待学习也是这样的:我们好像闻不到学习的香了,看不到学习的美了,尝不到学习的乐了……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么,静下心来想一想与学习有关的人和事,理一理自己的回忆与畅想,你会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请以“学习,真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