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延安市新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2 0: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选出来)
-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这一郑重宣示,再次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定力。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是基于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组卷:0引用:1难度:0.6 -
2.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供给“不适老”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小区缺乏坡道和电梯,商场自助终端操作繁琐……下面各类主体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做法合理的是( )
①国家:加快创新,积极研发适老化产品
②公民:主动关怀老年群体,帮助老人融入智慧社会
③企业:改进涉老智能产品,满足老年人的出行、消费等需求
④政府:完善公共政策和服务,给予老人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组卷:0引用:1难度:0.8 -
3.从会读心术的乒乓球机器人到仅有人类头发直径1/3的超薄柔性玻璃,从可折叠的充气皮划艇到先进的燃气轮机模型,进博会上,一个个新技术、新产品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模样。这表明( )
①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
③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④生活处处可创新,创新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组卷:0引用:1难度:0.8 -
4.某县试点推行“一周早知道”工作机制:每周提前公开村两委及干部工作事项,发布村级工程项目进度;每月定期公开上级政策文件、村级财务支出、月度工作考核排名通报等,并通过村务钉钉群、微信群线上晒单。推行该工作机制有利于( )
①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村民自治实效
②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维护村民切身利益
③拓宽群众参与途径,规范基层权力运行
④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其合法利益组卷:0引用:1难度:0.9 -
5.如图片与其它三幅图片的主题不一致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6.“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
组卷:17引用:5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
18.和谐中国,法治护航
材料一:《陕西省“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评审会上,多位专家学者一致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我省拟建百万亩“绿色碳库”。
相关链接:根据《规划》目标要求,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陕西全省、类型多样的高标准“绿色碳库”示范基地70个、面积70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185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338万吨。相关链接:根据《规划》目标要求,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陕西全省、类型多样的高标准“绿色碳库”示范基地70个,面积70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185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338万吨。
(2)“绿色碳库”更好发挥作用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作为青少年,请写出两点你的具体行动。
材料二: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民法典颁布,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明确国家监护,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施行,外商投资法公布并实施……我国不断谱写法治建设新篇章。
(3)结合材料,请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法治中国新蓝图。
材料三: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4)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如何建设法治政府。组卷:2引用:1难度:0.4 -
19.凝聚力量,共襄伟业
【制度优势】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央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已累计向西藏投资3136亿元,包括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国家不仅通过投入财力支持西藏地区的发展,还通过其它方式支援西藏建设。请你写出两项加以说明。
【美好愿景】: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2)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两岸同胞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3)请为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青年作为】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应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4)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青年应怎样回答张伯苓先生的爱国“三问”。组卷:4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