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9 9:0:1
一、积累运用(29分)
-
1.小语发现了古诗文之美,他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根据提示把古诗文补充完整。
①遥怜故园菊,
②不知何处吹芦管,
③请你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补充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⑤
⑥自然之景,都蕴含着浓浓的诗意。曹操的“组卷:5引用:1难度:0.8 -
2.小文阅读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其中的句子进行赏读。请你也来读一读,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在诗的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何作用?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小语和小文前往科技馆参观,发现以下资料。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近日,全国各地的航天开放日、知识竞赛、科普讲堂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 。航天日期间的科普氛围显得格外 ,人们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欢欣鼓舞。我们不禁gǎn kǎi,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飞速的发展,我们对航天人的敬意也yóu rán ér shēng。
今年“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航天事业是一项需要接续奋斗的事业,也是一趟传递梦想的征程。chén jì的夜空迎来一批又一批的航天人。我们钟爱航天,还在于航天人为如何追寻梦想“打了个样”,激励更多人为实现个人理想努力奋斗,不断抵达人生新的高度。即使锚定的目标如月背之暗、火星之远、银河之深,依靠科学,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我们也能像航天人一样“上九天揽月”,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 中创造业绩,打通阻碍成功的关卡,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梦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gǎn kǎi
②yóu rán ér shēng
③chén jì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精妙绝伦 浓烈 攻坚克难 B.精彩纷呈 浓厚 攻坚克难 C.精妙绝伦 浓厚 艰难险阻 D.精彩纷呈 浓烈 艰难险阻
A.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激发汇聚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B.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C.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D.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激发汇聚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组卷:10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41分)
-
8.观生活小事,品厚重情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放风筝的父与子
孙道荣 ①爱是风筝,也是线。
②城市广场,很多人在放风筝。
③大多是男人带着孩子,女人则坐在草地上看。
④我注意到了一对父子。他们之所以特别醒目,是因为他们的风筝比别的都大,看得出是自己做的。也许是父亲亲手制作的,也许是父子俩一起做的,母亲大约也帮了不少忙,因为裁剪和缝纫的针脚,精细缜密。做出这样的风筝,肯定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但过程一定充满了快乐和期待。
⑤他们将风筝平铺在地上,孩子牵着风筝的尾,父亲开始放线。放了十几米,父亲回头,将线拉直,绷紧,然后右手拽住线,高高举起。父亲的这个高度很重要,风筝能不能顺利飞起来,与他手中的线能举多高有很大关系。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起点很重要。
⑥父亲看着孩子,问:“你准备好了吗?”
⑦孩子兴奋地回答:“好了。”
⑧父亲大喊一声:“放!”同时,转身,一手举线,一手拿着转盘,快速奔跑。他身后的风筝,摇摇晃晃地飞了起来。
⑨风筝已经升到了树梢的高度,它必须飞得更高。这时候除了继续奔跑外,还需要一点风。风总是有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一个高明的人, (虽然、即使、因为)在你感受不到一丝风的时候, (但是、也、所以)能把风筝放飞到天空,他靠的是力量和智慧。
⑩父亲将手中的转盘和线,都交给了孩子。孩子激动地接过来,紧紧地拽住风筝的线。他一圈圈地将转盘里的线放出来,希望风筝快一点飞到高空。可是,风筝突然在空中打了一个趔趄,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一样。父亲赶紧一把将线拉紧,紧绷的线,使半空中的风筝停止了摇摆。等风筝完全稳住了,父亲告诉儿子,可以继续放线了。
⑪孩子很快就搞懂了放风筝的诀窍:紧一紧,是为了稳住风筝,不让它失去重心和方向;放一放,是为了给风筝自由,让它能够飞得更高。孩子笑了,父亲也笑了。
⑫他们的风筝,飞得越来越高。
⑬转盘里的线已经不多了,孩子想将最后一点线也放掉,这样,风筝就能再飞得高一点。但父亲阻止了他,父亲告诉他,如果将线全部放完了,一旦风筝在空中遇到强风什么的,你就没有线可放了,也就失去了缓冲的余地,风筝很可能被强风卷走,线断而去。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⑭他们牵着高空中的风筝,走到了一个女人的身边。女人抬起头,一手遮在额前,眺望高空。她看到了他们的风筝,飞得那么高,那么稳,她摸摸儿子的头,甜甜地笑了。
⑮在晴朗的天空中,飞满了风筝。城市广场上,到处是笑意盈盈的人们:男人、女人,和他们的孩子。
⑯我给在远方上大学的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和他妈妈一切安好,他也告诉我,他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我笑着挂了电话。
(1)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⑨段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写在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紧一紧,是为了稳住风筝,不让它失去重心和方向;放一放,是为了给风筝自由,让它能够飞得更高。
(3)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列句子。
①孩子激动地接过来,紧紧地拽住风筝的线。(赏析加点词语)
②她看到了他们的风筝,飞得那么高,那么稳,她摸摸儿子的头,甜甜地笑了。(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文章结尾写得好,结尾写了什么内容?与父子俩放风筝的内容是否相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50分)
-
9.作文。
步入青春期的你,天天在变,是什么带来了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野外的漫步、旅游、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人生旅程。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一路陪伴你的人、事或物,以“ 伴我前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