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神经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生物科学等对大脑的活动规律和学习发生的脑机制的研究成果,并将此运用到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架起了教育实践和神经科学之间的桥梁,给家庭与学校教育提供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框架。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而言,教育是一种神经元的再利用过程,或者说教育的本质在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改变。大脑是学习的器官,神经教育学倡导“因脑施教”。只有认识大脑,才能开发与脑活动相宜的课程。当儿童走进学校时,教育并非从一块白板开始,因为人类大脑结构功能不仅取决于基因,还以儿童对自身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先验知识为基础。在内外环境的相互影响下,大脑以其非凡的重组能力演绎了发育过程中的智力变化。
传统的教育往往重视个体学习的目标确立与过程中的坚守,在激励教育中富含“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有些人将吃苦教育、棍棒教育、准军事化管理奉为信条,以至于“虎妈”“狼爸”文化一时盛行。事实上,大脑的发展高度依赖个体经历。大脑具有两面性,它可以很快吸收一门新语言,也能吸收伤害、虐待以及不良环境的相关信息。大脑在互动、温暖、安全的环境里可以健康发展,但在长期受虐、高压的环境中会形成紧张反应型的工作系统,更容易思维紊乱、焦虑甚至消沉。
神经科学研究并不直接导致对教育更好的理解,但可以通过明确教与学的认知科学机制来指导实践。通过客观的、可量化、可复制的行为和脑活动测量技术,神经教育学让我们能看清诸多行为现象背后的根源,带给我们更多了解学生行为和能力变化的方法。研究认为,新的学习项目能促进新神经元的生成,尤其是学习内容具有挑战性时更是如此。复杂环境中开展的益智活动能使大脑产生更高质量的蛋白质,从而提高学习与记忆功能。此外,有研究表明,只有学习者认为某一事物值得学习时,大脑的相应区域才能被激活。没有这个激活步骤,大脑便不能产生形成记忆的乙酰胆碱,也就无法保存新信息。
那么如何有效帮助学习者了解新信息的价值呢?答案是帮助其形成全局概念,了解知识间的关联。传授细节会带来混乱,建立关联才产生知识。如果将学习比喻为一所运营的超市,其物流、仓储与销售的效率同样重要。传统教学过程更重视“进货”,但如果没有分类清晰的仓储货架,货物会毫无关联地堆积,即使超市规模再小,高效提取也难以实现,进货于是会成为灾难。神经教育学中的全局概念就意味着“进货”之前,教育者先帮学习者做好仓储盘点与分类更新。添置货架、制作标签不产生效益,但可以通过提高物流效率来获利。相反,不通过梳理已学知识来阐明新知的关联性价值,只一味重视知识传授,有意义的学习就不会发生。
(取材于焦晓骏的文章)材料二
为进一步优化未来教育策略并提高未来教育质量,人们必须对脑的发展规律以及学习的生理、神经机制等问题有更深的认识。神经教育学这一跨领域的学科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并可以在未来教育中得到应用。人类脑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取决于基因,还依赖于后天的发展过程,该过程以负责特定任务的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巩固为基础。此外,不同的脑区分别有不同的发展期,这同样受到内外因共同影响,在关键期内进行教育,脑结构将得到优化,一旦错过发展期,神经元将很难再形成新的连接;而使大脑固化的结构发生变化的途径就是改变现有神经连接的效能,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对个体进行教育的神经基础。因此,促进个体脑结构发展需要“及时教育”,教育既不可滞后也不可过于超前。
另外,近年来许多有关神经教育学的研究和研究工具的使用,也引发了教育者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如心理地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绘制心理地图是向学习者预先呈现一个话题的好方法,通过颜色、运动、绘画、对照和组织决策的应用,信息得以在我们的心理地图中编码,一旦编码成功,学习者接着就能与他人分享,进一步强化这一学习。工具方面,认知的发展与脑发展是同步的,我们可以将认知变化与脑发育联系起来,建立起测量学习、教学、课程以及其他认知行为的量表,这种量表在教育评价与实践中将具备广泛的用途。将认知发展周期与教育评价量表联系起来的研究,将是脑科学研究对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一项直接贡献;此外,功能磁共振、近红外脑成像、脑磁图等与脑功能直接相关的信号工具也可以应用于教育之中,通过脑电信息融合与脑电采集设备充分了解大脑潜能,如测量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或注意力水平,从而对未来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取材于师保国、王晴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神经教育学”的说法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综合了多学科关于大脑的研究成果。
B.可以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C.将教育实践与神经科学联系在一起。
D.能够给家庭与学校教育相应的建议。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神经科学”的观点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在开始学校教育前,其大脑就具有相应的先验知识。
B.不主张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映雪”式的激励教育。
C.严重的睡眠不足会损害记忆,对学习认知能力造成伤害。
D.教师要先关注学生个体学习状况,再关注个体情绪管理。
(3)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下列对“全局概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知识间的关联。
B.信息接收最为重要。
C.需要做好知识分类。
D.可以促进有效学习。
(4)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后天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形成。
B.在关键发展期内进行教育,大脑的结构将得到优化。
C.学习者只有绘制心理地图才可与他人分享信息编码。
D.使用与脑功能直接相关的信号工具可了解人脑潜能。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神经教育学对教育教学有哪些启示作用。组卷:17引用:3难度:0.5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贾谊、陆贽①、苏轼,此三子者,迹相类也。贽与轼,每自比谊也,称之者亦以为然。贽盖希谊矣,而不能为谊,然有愈于谊者也。轼亦希贽矣,而不能为贽,况乎其犹欲希谊也。
奚以知其然邪?谊之说:教太子以端本,奖廉隅以善俗,贽弗逮焉。而不但此,傅梁怀王,王堕马毙,谊不食死,贽弗能也。所以知其不能者,与窦参②为难之情,胜于忧国也。顾谊之为学,粗而不纯,几与贽等;而任智任法,思以制匈奴、削诸侯,其三表五饵③之术,是婴稚之巧也;其削吴、楚而益齐,私所亲而不虑贻他日莫大之忧,是仆妾之智也;贽之所勿道也。故辅少主、婴孤城、仗节守义,以不丧其贞者,贽不如谊;而出入纷错之中,调御轻重之势,斟酌张弛以出险而经远也,谊不如贽。是何也?谊年少,愤盈之气,未履艰屯,而性之贞者略恒疏,则本有余而末不足。斯谊与贽轻重之衡,有相低昂者矣。
若夫轼者,恶足以颉颃二子乎!酒肉也,佚游也,情夺其性者久矣;宠禄也,祸福也,利胜其命者深矣。志役于雕虫之技,以耸天下而矜其慧。学不出于揣摩之术,以荧天下而雠其能。习于其父张仪、苏秦、商鞅、李斯之邪说,遂欲以揽天下而生事于平康之世。文饰以经术,而自曰“吾谊矣”;诡测夫利害,而自曰“吾贽矣”;迷失其心而听其徒之推戴,且曰“吾孟子矣”;俄而取道于异端,抑曰“吾老聃矣”“吾瞿昙④矣”。若此者,谊之所不屑,抑贽之所不屑也。
周勃、灌婴之非谊曰“擅权纷乱”,于谊为诬,于轼允当之矣。藉授以幼主危邦,恶足以知其所终哉!乃欲推而上之,列于谊与贽之间,宋玉所云“相者举肥”也。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注释:①陆贽:唐德宗时期曾担任宰相,指陈弊政,废除苛税,后遭构陷后罢相。②窦参:曾任宰相,恃权贪婪,与陆贽不和。③三表五饵:指贾谊向汉文帝陈献的防御匈奴之策。④瞿昙,指佛。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贽盖希谊矣。 希:仰慕 B.私所亲而不虑贻他日莫大之忧。 私:私下 C.辅少主、婴孤城。 婴:坚守 D.恶足以颉颃二子乎。 颉颃:较量 A.而不能为谊。 其削吴、楚而益齐。 B.然有愈于谊者矣。 俄而取道于异端。 C.奚以知其然邪。 以不丧其贞者。 D.其三表五饵之术。 情夺其性者久矣。 A.教太子以端本。 教育太子来端正根本。 B.是婴稚之巧也。 这是小孩子一样的机巧。 C.以荧天下而雠其能。 以此来迷惑天下而仇视其他有才能的人。 D.藉授以幼主危邦。 假如交给他君主年幼、国家危难的局面。
A.作者认为贾谊、陆贽在为政、操守、为学等方面各有长短。
B.作者眼中贾谊年轻气盛,未经历过艰难险苦,故不能成功。
C.“擅权纷乱”“相者举肥”两句是作者引用来抬高苏轼的。
D.文中评论人物,论点精到,列举相应事实论证,逻辑清晰。
(5)第三段是作者对苏轼的评价。在王夫之看来,苏轼有哪些不足?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至少写出三条)。组卷:34引用:2难度:0.6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书志【1】
陆游
往年出都门,誓墓【2】志已决。
况今蒲柳姿,俯仰及大耋。
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
悲歌行拾穗,幽愤卧啮雪。
千岁埋松根,阴风荡空穴。
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
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匣藏武库中,出参髦头【3】列。
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
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注释:【1】作此诗时,作者住在山阴,年73岁。【2】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官职后,曾在其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做官。【3】参,参加。髦头,皇帝大驾出宫时武士披发前驱者。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诗人自离开首都后,就已立下坚定的决心。
B.三四两句写作者身体状况不好,很快就将到八十岁。
C.五六两句说虽然妻儿能忍受饥寒,但邻居并不理解。
D.这首诗在最后八句借助“剑”的意象抒发激昂情绪。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因晚年生活条件艰苦,拣稻穗、屋漏雪,而怨恨不已。
B.作者想象死后心肝化为金铁,意味着其生前愿望难以实现。
C.诗中“佞臣”二字暗示当时南宋朝廷谄媚、主和之风盛行。
D.全诗情感深沉,悲愤之中又蕴含豪情,诗人自我形象突出。
(3)本诗层次清晰,请结合具体诗句,写出诗题中的“志”包含哪些内容。组卷:38引用:3难度:0.6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前人写景诗文,往往寄予深情。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
(2)李白《把酒问月》诗中有四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
(3)诗人陆游不止有“老学庵”的轩名,还有“昨非轩”的轩名,这一名字取意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组卷:19引用:2难度:0.9
五、
-
11.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原意指约束自身就可以达到仁的高度。其实,这当中还体现着“克制”与自身“强大”的深刻内涵。
请以“克制与强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