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4 17:0:5

一(20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淮安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如今,历史文化得到传chéng与弘扬,文化事业与文艺创作一片繁荣。淮安也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勇立潮头、率先发展,_____(谱写  续写)了经济建设的壮美篇章。只此淮安,如此多娇。在美丽而富裕的土地上,和畅的春风吹佛四方,和美的乐曲绕城乡。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内。
    勇立潮头
    底蕴深厚

    (2)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萦:
     

    chéng: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2.为弘扬亚运精神,展现中国力量,涟水县某中学九年级(6)班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感悟精神】年届33岁的丁霞是中国女排的二传,她为中国女排赢得了无数冠军,并被评选为最佳二传。她早已可以选择激流勇退,但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刻,她选择了留下。今年,伤愈归来的她,将第三次亮相杭州亚运会,希望带领中国女排卫冕冠军,继续书写历史的辉煌篇章。尽管年仅27岁,但叶诗文已经是泳坛的老将。她在16岁时以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先后夺得了女子400米和200米混合泳冠军,当时的伦敦奥运会,使她一炮而红。但这一路走来充满起伏,从巅峰到低谷,几次进出国家队。在杭州亚运会上,27岁的叶诗文将再次挑战自己,争夺200米蛙泳金牌,这是她家乡的亚运盛会,她渴望在这里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毅力。
    (1)阅读上面一段材料,说一说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寻找人物】2023年9月27日,淮安涟水籍体操运动员,年仅17岁的左彤在杭州亚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以53.565分的成绩夺得体操女子个人全能金牌,成为家乡人的骄傲。
    (2)作为班级小记者,你很荣幸能够对亚运冠军左彤进行视频采访,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组织演讲】你班围绕“自强不息”的话题,将组织一次以“亚运精神,中国力量”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诗、文名句填空。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在温庭筠《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宛然在目,有声有色,称得上“意象俱足”的待句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7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树桩阿城      ①街的东首一有阳光,便会长出矮矮的一截树桩。赶街的年轻人们并不奇怪在意,说笑着过去。山中来的男女肩了多半人高的短柴,麻带缚住头顶,不便巡视,也快快地过去。那树桩冒出一股烟子,有老人见了,背着手立下,哑哑地问一声:“可吃了饭了?”树桩点点头,虚虚笑一笑,以问作答,再不言语,慢慢看人赶路。
          ②树桩无姓,亦无名,人只唤大爹,年轻时认不得,只知现时是如此。树桩多少年纪?认不得,只听街中老幼皆呼大爹,爹爹相加,又爹爹相减,算不清辈分,只认得老。老,笑是慢慢地笑,烟是慢慢地吃,手慢慢举起来,慢慢抹一把脸,几乎透明的枯肉又慢慢复位。大爹竟如一段无字残碑,让人读这条街子。
          ③街子极老极旧,铺面虽宽,进身却窄,仅容一个扁扁的货架。这街子是在重重大山之下,经济,无非是柴米土产,些微百货。文化,却一言难尽。然而这条街子上最得意的是出有名的对歌手。滇中多山,常常人走比肩,却拉不起手来,原来当中隔一道深谷。若要汇在一起,非绕半日不能。人在山中走闷了,遇见人自然欢喜,于是要聊。无奈扯起嗓子对嚷,一是不能持久,二是近乎争嘴,少趣味。于是就唱,有腔有调,话也说了,乏也解了。
          ④只可惜这歌子断了,代之以全国唱什么,街子里就唱什么。
          ⑤赛歌会不再有,自然高手空了如许年。
          ⑥不料忽然传来消息:昆明有人又唱了,而且成千上万人在一起唱,还要对,很是热闹。
          ⑦街子里闹闹地说了半月,就到了旧时赛歌的这一天。一传十,十传百,天知道竟百里之内无人不晓,近万数赶了来,坐满四面山上,哄哄的象起雷。县上专区都来了干部,在街口置几张桌,放一排缸子,摆一溜坐头,真正一个大会。
          ⑧先由街上出人唱了,一曲刚了,对面山中人就起了对。漫声过来,万颗人头立刻又都摆过去。街上人不服气,又作出对,歌声才落,对方又逼过来。人头摆来摆去,渐渐热烈起来。
          ⑨唱着唱着,却发现有些奇妙,原来尽是四十多岁的人起歌对歌,年轻人只听只笑只嚷只拍掌,却不会唱;有略会的,自知词不多不妙,不敢起对,怕在万人前失了面子。专区来的一个老文化干部就叹了,说自己三四十年前某年在此赶这个会,曾听到一个男子极是会唱,敌了无数歌手,对了半个月,赢到高手。再打听名字时,百姓眼里就喷出火来,嚷:“你!李二都认不得?”老干部叹说不知这李二如今可在。这时有一个街上陪着的干部迟疑起来,白着眼想想,说:“莫不是大爹吧?”
          ⑩话一传出去,果然得到证实:大爹就是姓李行二。年轻人都呆了,悔自己平日不常与大爹招呼,这时就急急地帮着寻大爹。
          ⑪大爹就在山上人里,括住耳朵听对歌,烟子一筒接一筒地吃,慢慢地笑。有那眼尖的,领了人挤上山去请大爹。远远只见数十人围了一个老爹,周围山上的人以为出了坏人,都可惜这赛会不容易,歌声也就停下来。等到消息传过来,说是找到一个当年的高手叫李二,万人不由轰动起来。有那上了岁数的婆婆们,竟哀哀地哭着,挤下山去,说是要会当年的汉子,问问他可还认得自己某年某日与某女子对过歌?那说词可又还认得?
          ⑫不料大爹都认得,一个个叙话。原来婆婆们当年也都是有名有姓的歌手呢。干部们忙把坐头让出来,请老人们坐了。一个人站出去向四面唱说了此事,上下远近的鼓掌,将一群过路的鸟惊散开,却又找不到落脚之地,慌慌地飞过山去。
          ⑬四下里自然要请大爹唱,大爹笑了,笑纹不再收回去,慢慢地说:“有对才好。”回身请了一个婆婆。那婆婆轻轻盈盈地出来,擦一把泪,请大爹起。
          ⑭大爹合了眼,发一个长音,万人立刻静下来,天似乎也退远了。大爹久不运嗓,粗粗嗄嗄,情韵风趣却在。
          ⑮四面山上早轰出一片采来。看那婆婆,女子到底不一样,也是一个长音,尚存清亮,四面先就喝彩,婆婆早有了对。
          ⑯四面山上又轰出一个好来。年轻人都呆了,想不到人老了,风趣依旧,更显老歌一股风韵,醇厚幽默,当下就有人记住会了。
          ⑰大爹不在意输赢,又与其他几个人对了几首。婆婆们脸上泛光,万人面前,荣耀至极。随婆婆们来的儿孙们,也被人围着,象是什么都知道,指手画脚,得意非凡。
          ⑱自此,这街子,这山里,又唱起了自己的歌子。李二的名字,被年轻人记在心里,见了外地来人,便说李二。人人都觉得.大爹替这街子、这山里立了一个碑
    (1)文章以“树桩”为题有何妙处?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
    (3)文章第⑨段写老干部的回忆有何作用?
    (4)文章的结尾说道:“人人都觉得,大爹替这街子、这山里立了一个碑”,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三(6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好消息,每一条好消息都会让我们无比喜悦。一条好消息,会给平淡的生活以喜庆,给悲痛中的人以温暖,给困境中的人以希望……你曾经收到过什么样的好消息?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请以“这真是一条好消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不少于600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