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7 14:30:2
一、板块一走进课本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艾青箴言 人人喜欢听真话。诗人只能以他的由(zhōng)(1)
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miǎn)(3)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héng)(4)
——节选自《<艾青诗选>自序》组卷:2引用:4难度:0.7 -
2.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故乡,是每一个生命的源头和精神摇篮。故乡的风土人情总牵动着人们的内心,使人魂牵梦萦。晨行山野,温庭筠写下了“①组卷:14引用:2难度:0.7
一、板块一走进课本
-
7.古诗文阅读。
【甲】《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乙】《扬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①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②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③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飘然有出尘之想。①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④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A.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B.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以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⑤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有删改)
【注释】①敬夫:张栻,字敬夫,号南轩,理学宗师,“湖湘学派”代表人物,朱熹好友。②晻:昏暗不明。③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④汲汲然:焦急迫切的样子。⑤次第:逐一陈述。
(1)按要求填空。
①阅读甲乙诗文及注释可知,甲诗中故居的主人贾谊,乙文中提及的
②乙文中提及的“范公之书《岳阳》”指北宋文学家
(2)联系所学,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课文内容 选文内容 释义 政通人和 岁丰人和 ① 属予作文以记之 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② 予观夫巴陵胜状 而知兹楼之胜 ③
A.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理解:朱熹的这篇《扬江陵府曲江楼记》和范公的《岳阳楼记》一样,都是受到好友嘱托才写成的,且两者都写了自己登楼所看到的景象。
B.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
理解:(朱熹)想和张敬夫一起吟咏张公的诗篇,遥想千年以前张九龄的风采来满足自己平素里的心愿。这表现了朱熹对张九龄的追思与认可。
(4)文人诗者常触景生情,请结合诗文,完成以下探究。诗文 所见之景与特点 抒发的情感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诗人看见贾谊的古宅里秋天的枯草,寒肃的树林和西斜的落日,所见之景具有① 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 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 ②张敬夫看见 ③ 组卷:26引用:3难度:0.3 -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两个写作任务。
材料一
儿子:妈妈,这件衣服有点破了,扔了。
妈妈:只是有点裂,去补一下。
儿子:不要补,现在哪有穿补过的衣服的?
妈妈:你的数学太差,去补一下。
儿子:不要补,_____
材料二
补,《说文解字》载:“补,完衣也。从衣、甫声。”本义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如:缝补、亡羊补牢等。引申指“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如 弥补、贴补、补习等。又引申为“益处“,如:于事无补等。
(1)为材料一空白处添补儿子的具体应对,要求语言得体、令人信服,字数100字左右。
(2)结合材料一或者材料二,以“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作;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组卷:20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