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北斗联盟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水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下列关于水分子的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4难度:0.6
  • 3.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左上角,该怎样移动装片(  )

    组卷:21引用:15难度:0.9
  • 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某同学的午餐如下:二两米饭、一份红烧肉、一份蔬菜、一个煮鸡蛋。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9难度:0.7
  • 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7.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3难度:0.8
  • 8.《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活动中,利用透析膜模拟细胞膜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6
  • 9.紫甘蓝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紫甘蓝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蓝色,其原因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人红细胞膜中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后是细胞表面积的 2 倍
    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
    B 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 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其通透性改变 细胞膜中含蛋白质
    D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组卷:48引用:5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

  • 29.经研究证实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请分析回答问题:
    (1)ATP的中文名称是
     
    ,一个ATP分子中含有
     
    个高能磷酸键。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 态下24h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 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三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填“放能反应”或“吸能反应”)。
    (3)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只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过15min 荧光消失,如图所示。这时再 将ATP 溶液加入其中一只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只玻璃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荧 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管中不发荧光。

    上述对照实验说明: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
     
    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③加水后出现荧光,15分钟后荧光消失是因为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0.过氧化氢酶(CAT)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的酶,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体内。水杨酸(SA)和多效唑(PP333)参与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研究发现SA和PP333能提高玉簪叶片中 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为了验证此结论,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进行了实验:(说明: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共同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还要大的现象。)
    实验材料:玉簪叶片若干,SA(100mg/L),PP333(100mg/L),蒸馏水,毛笔等。实验共分 4 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玉簪叶片+SA

    ++++


    玉簪叶片+PP333

    +++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表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
    (1)表中丙、丁两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
     
     

    (2)为提取玉簪叶片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可对其进行
     
    处理,说明酶在细胞外
     
    (能
    或否)发挥作用。
    (3)过氧化氢酶作用的强弱可以用
     
    表示。例如,1g过氧化氢酶1min内
     
    消耗量(g)或
     
     的生成量(g)来表示。
    (4)预测实验结果并用坐标柱状图表示
     

    组卷:2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