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6课 阿房宫赋》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第1课时:《阿房宫赋》原创题(试题版)一、请选择选项填入括号内

  • 1.请选择选项填入横线内。
    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B.名词作动词
    C.名词作意动用法
    D.数词作动词
    E.形容词作动词
    F.为动用法
    G.动词做名词
    (1)骊山构而西折
     

    (2)长桥卧波,未何龙?
     

    (3)后人哀之而不
     

    (4)复道行空,不霁何
     

    (5)六王毕,四海
     

    (6)来于秦
     

    (7)益骄固
     

    (8)朝
     

    (9)蜀山
     

    (10)秦人不暇自
     

    (11)廊腰
     

    (12)石,
     

    (1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14)楚人一,可怜焦土!
     

    (15)蜂房水涡
     

    (16)秦者秦也
     

    (17)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二、请选择选项填入括号内

  • 2.请选择对应选项填入横线内。
    特殊句式: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钉头磷磷
     

    (4)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输来其间
     

    (6)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7)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8)函谷举
     

    (9)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10)瓦缝参差
     

    (11)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1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1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15)秦人不暇自哀
     

    (16)管弦呕哑
     

    (17)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组卷:8引用:2难度:0.7

三、写出句子中古今异义的古义。

  • 3.写出句子中古今异义的古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
     
    (歌喉吐暖,舞袖生风,以致气氛冷暖不同)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
     
    ;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
     
    ;今义:怜悯)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义:
     
    ;今义;有名的演员或运动员)

    组卷:2引用:1难度:0.9

四、请把注音填入括号内

  • 4.给加点字注音。
    (1)
     

    (2)不
     
    何虹
    (3)妃
     
     
     

    (4)焚
     

    (5)辘
     

    (6)
     
    不知

    组卷:8引用:1难度:0.9

第4课时:《阿房宫赋》理解默写

  • 12.理解默写。
    (1)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2)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3)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4)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阿房宫赋》中“呜呼!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5)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6)“
     
     
     
     
    。”结句精警,扣人心弦。
    (7)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8)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组卷:7引用:1难度:0.9
  • 13.理解默写。
    (1)《阿房宫赋》用“
     
     
    ”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阿房宫赋》用16个字“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
     
     
     
     
    ”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3)《阿房宫赋》运用
     
    的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
     
    的道理。杜牧与李商隐被称为“
     
    ”。
    (4)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5)《阿房宫赋》中以龙和虹为喻,写长桥和复道壮美的句子:
     
     
     
     

    组卷:8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