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7-2018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3引用:3难度:0.9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8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痴”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山城路况复杂,而我恰恰是个“路痴”,撞进闹市半天出不来。

    组卷:35引用:3难度:0.9
  •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组卷:982引用:64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下列各 题。
          材料一马丁•塞利格曼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 1967 年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各种挣扎但却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反复之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那么,狗会逃出门去躲避电击吗?答案却出人意料。

    (节选自百度百科,图片来自网络)      材料二
    “走了,走了,该上篮球课了!”
    “可我一点也不想去,我已经绝望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室友用力裹了裹,如同蜷缩的婴儿一般。
          室友当时心血来潮选了门篮球,用他的话讲就是一条深似海的不归路。的确,他所选的篮球课实在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课程考核是定点投篮,作为一个新手,他的命中率仅为15%,而及格标准是60%.哎,只有含泪屡战屡败。慢慢的他开始逃离、躲避,并且不安、焦虑,最后是无能为力的绝望。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也会时常发生,比如一个人总在一项工作上失败,运动员在比赛中反复失利,学生在考试中多次考不好,儿童总在一个游戏中表现不好,幼儿总在一项技能学习中无法掌握等等。由于一直感到挫败,很可能让人放弃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都做不好”这种感受会内化为一个固执的想法,像一张黑色的大网,牢牢地套住想要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使其面对困难时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其实,这个人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深沼。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7 年 11 月(下))      材料三
          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 10 封信》中提到:“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
          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很多人都是希望有个完美的结果,始终迈不出步子。实际上,完美的结果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是修修补补、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让结果相对趋近于完美。
    (摘自互联网)      材料四
          儿童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研究是由美国学者卡罗尔•德韦克(Garol•Dweck) 女士最早开创的。她通过给小学中年级学生不断增加难度的字谜游戏和智力拼图游戏,发现有些儿童总是表现出认为自己太笨而无法完成游戏。他们面对失败时,常常会说“我太失败了”,“我可真傻”,“我觉得自己太差劲了,每个都比我强”。这似乎正印证了归因理论,儿童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或智力是稳定的,失败的解释就是自己太差劲。然而故事却有了转折,德韦克发现还有些儿童面对难以完成的游戏时,他们并没有归因自己太差了,甚至都不去归因,而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喜欢接受挑战”,“差一点点我就做出来了”,“之前我就成功过,这次我也会成功做出来的”。德韦克大为吃惊这些成功儿童的做法,甚至改变了她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她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固定型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当自己完成不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的时候,自己就是个 Loser;而成长型恰恰相反,只要自己努力,所有的挑战都可以不断从中学习,提高自己,即使失败,也有收获。固定型会在事情顺利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不顺利时就抱怨世界,因而他们畏惧一丁点的失败;而成长型会在苦苦上下求索的时候也感觉不错,觉得就快找到方法了,因为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这样说起来,同样有一句也挺适用于德韦克女士的理论:失败者找原因,成功者找方法。
    (节选自知乎)(1)根据上述材料,将“习得性无助”产生过程图补充完整。
    在不可控的情况下,个体遭受失败与挫折→A
     
    →努力白费,终以失败告终→B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由于一直感到挫败,很可能让人放弃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材料二的前三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心怡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自进入初三以来,课程科目的增加,作业量的加大,使得她感到手忙脚乱,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这几次月考中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她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开始走神,作业也不按时完成,甚至想放弃中考了。作为好朋友的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她提三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5)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
     

    A.一直穷困潦倒,沦为他人笑料,最后在酒店看客的笑声中死去的孔乙己。
    B.侠义心肠,帮助金翠莲父女,自己却因此获罪,只得在寺中避难的鲁达。
    C.之前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却在一次一次的打击中变得自私、堕落的祥子。
    D.从小被拐卖,嫁给薛蟠之后又受尽欺辱,仍然在诗歌中找寻安慰的香菱。

    组卷:29引用:5难度:0.7

四、写作(55分)

  • 12.从以下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时时刻刻被各种情感包围着。在家里,亲情围绕着我们,让我们感觉到家的温馨和温暖;在学校,在各种玩耍中,友情陪伴着我们,让我们不感到孤单。因为有亲情、有友情,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与圆满。围绕亲情或者友情为内容,请以“有你的岁月”为题,写一篇文章。

    组卷:3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