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5.3 等效电路》2018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2/6 22:0:2
一、选择题
-
1.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44引用:34难度:0.9 -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组卷:155引用:32难度:0.7 -
3.如图所示,是一个检测天然气泄漏的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 )
组卷:70引用:8难度:0.7 -
4.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强了对PM2.5的监测。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PM2.5的四个电路图,其中R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浓度增大而减小,R0是保护电阻。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组卷:2176引用:29难度:0.7 -
5.小明同学在物理实验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四个电路中有一个电路能实现压力增大,电表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 )
组卷:924引用:84难度:0.5 -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170引用:20难度:0.7 -
7.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 )
组卷:301引用:4难度:0.7
三、综合题
-
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已知R1的阻值为RA.当闭合开关S、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电压表示数与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I1;当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得到电流表示数与连入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2)图乙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组卷:384引用:3难度:0.3 -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甲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
A.镍、铬 B.铜、银 C.铜、铬 D.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 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选填“大”或“小”)得多。
(5)乙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铁、铬复合膜制成的“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如图丙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丁图中的 。组卷:17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