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港珠澳大桥的建造使用了大量钢材.对钢铁采取的防腐措施合理的是( )
组卷:68引用:7难度:0.9 -
2.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1引用:1难度:0.8 -
3.某自热饭盒的热能来源于水和生石灰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0引用:6难度:0.9 -
4.金属Zn与酸反应产生H2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选项 温度 金属 酸 A 25℃ Zn粒 0.1mol•L-1盐酸 B 25℃ Zn粒 0.1mol•L-1硫酸 C 50℃ Zn粉 0.1mol•L-1硫酸 D 50℃ Zn粉 0.1mol•L-1盐酸 组卷:42引用:2难度:0.7 -
5.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组卷:38引用:3难度:0.7 -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三、非选择题(共52分)
-
19.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H2S的转化Ⅰ 克劳斯法 H2S SO2Ⅱ 铁盐氧化法 H2S SFe3+Ⅲ 光分解法 H2S H2+S光某溶液
②反应Ⅱ:
③反应Ⅲ体现了H2S的稳定性弱于H2O.结合原子结构解释二者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2)反应Ⅲ硫的产率低,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低。我国科研人员设想将两个反应耦合,实现由H2S高效产生S和H2,电子转移过程如图。
过程甲、乙中,氧化剂分别是
(3)按照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如下。
①首先研究过程乙是否可行,装置如图。经检验,n极区产生了Fe3+,p极产生了H2.n极区产生Fe3+的可能原因:
ⅰ.Fe2+-e-=Fe3+
ⅱ.2H2O-4e-=O2 +4H+,
经确认,ⅰ是产生Fe3+的原因。过程乙可行。
②光照产生Fe3+后,向n极区注入H2S溶液,有S生成,持续产生电流,p极产生H2.研究S产生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4)综上,反应Ⅱ、Ⅲ能耦合,同时能高效产生H2和S,其工作原理如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Fe3+/Fe2+外,I3-/I-也能实现如图所示循环过程。结合化学用语,说明I3-/I-能够使S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组卷:76引用:3难度:0.6 -
20.室温下,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 0.1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草酸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2)点⑤所示溶液中,[OH-]-[H+]
(3)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成CO2,测定软锰矿中MnO2质量分数的方法是: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滤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 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当滴入20.00mL 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①在酸性条件下,MnO2将Na2C2O4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0.0200mol/L KMnO4标准溶液应选用如图2中的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时,眼睛注视
④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组卷:37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