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天立教育集团高二(上)入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8/2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数字技术可以使历史文化遗产以全新的方式永久保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记忆。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正在建设中。在这些文化数据库中,关于文化遗产将按照一定标准结构化存储于服务器中,实现专业资源分类和系统资源整合,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千家万户的连接。届时,无论是单纯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还是开发文创产品,抑或是进行学术研究,都可以通过终端方便地从上述文化数据库中查阅提取素材。
在对文化遗产元素的应用上,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及时空界限,实现文化创意跨载体呈现、跨时空交互,从而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新业态和新场景,同时也会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和想象力。
目前,已有不少机构借助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激光与数字光影机械装置,为观众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让中国文化的内核得到完美表达。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系列节目,以“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创新交融,让舞蹈与国宝梦幻联动,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穿透力。还有一些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推出实景游戏体验、博物馆场景角色扮演等项目,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深刻地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成为激发文化建设活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人们不再执着于单纯的物质消费,而更加看重文化消费和精神体验,更在乎文化消费品是否具有超出想象的创意性和直抵人心的感染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为消费注入美学创意、设计创新,助力消费需求从“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而数字技术作为催化剂,能够将文化元素以多元方式导入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新的消费偏好、新的消费场景要求,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例如,在大众流行文化的快速迭代中,数字经济的“快”与传统文化的“慢”之间形成较大反差,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能幸运地搭上数字技术快车,那些登不上数字技术快车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危机。另外,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中,文化始终是内核和灵魂,而数字技术只是工具和载体。可是,不少所谓的文化科技产品,虽然外表绚丽,也运用了不少新技术,但没有多少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成为其引流和营销的噱头。
(摘编自黄隽《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材料二:
追根溯源,数字技术具有天然的优势,利用技术创新使得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速度大大加快。古联公司集合古籍爱好者建设运营古籍整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繁简转换等技术,不仅能够减轻古籍整理者字字校对的负担,更能将古籍文献的文本内容和图像迅速转换为数字数据,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简体古籍文献,大大缩短了古籍“重获新生”的整理时间。同时,利用数字技术能节约读者阅读繁体古籍文字的时间,拉近古籍与读者的距离。
更进一步而言,数字技术更新了古籍文献的呈现形式。现今,古籍文本的实物展示和整理出版日趋活跃,短视频解读古籍日益火热,古籍数字化教材编写逐步开展。古籍爱好者利用数字技术将古籍转化为数字数据,通过短视频、朗读、音乐、书法等多种吸引读者兴趣的形式动态呈现,如此一来,读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灵活了解古籍的深厚思想内容,推动优秀的典籍蕴含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古籍“活”起来不能止步于此,如何更好利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呢?正如古联公司未来所要努力的,在现有古籍数字化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多民族古籍文献的数据库建设,更应当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古籍数字化教材编写等工作,建设起集古籍人才培养、资源整理出版、数字化创新于一体的平台,真正做到数字技术“籍合”优秀典籍;此外,还可以将古籍的图文信息通过数字技术制作成文创产品,通过多种样式提供消费者使用。
(摘编自王超《巧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十分重视,将其大数据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建立多种文化数据库。
B.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可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和时空界限,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新业态和新场景。
C.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的步伐。
D.人工智能对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繁简转换等提供了支持,使得人们整理古籍文献的速度大大加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三段运用例证法论证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产生的效果。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但二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C.材料一指出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影响的正反两面性,使论证更理性,有思辨色彩。
D.古联公司在多民族古籍文献数据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到了数字技术“籍合”优秀典籍。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利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观点的一项是
A.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
B.南京图书馆通过复刻古籍袁枚的《随园食单》并拍成小视频,让古籍在网络上火了一把。
C.退休后的古籍修复师李英没有像其他退休的人那样去赏花踏青,而是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继续文献修复工作。
D.祁县图书馆从《昌黎先生集考异》一书中精选出十八枚印章作为棋子复活古代类游戏《十八子围老虎》。
(4)为什么说“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请简要说明。
(5)某地有一批古籍需要进行数字化保护,请根据材料二提三点建议。组卷:4引用:4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曹雪芹 宝玉自贾政起程之后,每日在大观园中任意纵性游荡,甚觉无聊。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花笺,送与他看。宝玉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
妹探谨奉二兄文几: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忽思历来古人,务结二三同志,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因一时之偶兴,每成千古之佳谈。妹虽不才,窃同叨陪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妹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笔道:“倒是三妹妹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来到秋爽斋,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黛玉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宝钗道:“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
李纨道:“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容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笑道:“头一个韵定要‘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随手拿“盆”“魂”“痕”“昏”四块来。
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
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大家看后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说毕大家又商议了一回,略用些酒果,方各自散去。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二姑娘探春在大观园里发起吟诗结社活动,邀请宝玉和众姐妹到秋爽斋一起商议。她派翠墨送去的招宝玉结诗社的请帖,文笔干净利落,措辞华丽多采。
B.小说以大量笔墨描写李纨的言行:她倚老卖老,霸气十足,掌坛海棠诗社当社长,让迎春、惜春作副社长,还规定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必定在秋爽斋开社写诗。
C.探春坚持首次开社就在今日,就在秋爽斋;李纨建议咏白海棠;惜春监场;迎春抽书限韵为“门盆魂痕昏”,要求四人都作一首七言律诗,限时完成。
D.四首咏白海棠诗寄兴寓情,各言志趣。最后李纨评定了优劣:林黛玉的诗“风流别致”,评为最佳;薛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排第二;贾宝玉的诗压尾。
(2)下列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府的“四春”各有特色:孤独的元春擅琴,懦弱的迎春擅棋,精明的探春擅书且有管家之才,孤僻的惜春擅画。“四春”暗示贾府“原应叹息”的结局。
B.海棠诗社中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林黛玉)、蘅芜君(薛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蕉下客(贾探春)、菱洲(贾迎春)、藕榭(贾惜春)。
C.林黛玉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在秋爽斋结社吟诗时也能洒脱不羁、初露锋芒。李纨催促黛玉交诗,她提笔一挥而就,颇有文人雅士的不羁与脱俗。
D.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3)阅读黛玉所作的《咏白海棠》,思考从哪些细节可以推断出其作者是林黛玉?请作简要分析。
(4)众人在大观园中结社吟诗的做法,为学校开展文学社社团活动提供了诸多借鉴之处,试简要概括。组卷:13引用:5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① ,与西班牙的一个传说有关: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圣乔治节”,再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定为“世界读书日”。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呼吁人们走进阅读。当然,阅读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② ,我们应该每一天都享受读书带来的进步和乐趣。在中国,嗜书早已成为一种传统,孔子“韦编三绝”,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李白“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③ ,凭借这种执着,我们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愿每一个人都能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请你写一段推介文字,体现《乡土中国》或《红楼梦》的经典价值。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组卷:7引用:5难度:0.5
四、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
——林语堂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
——马丁•路德•金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9引用:2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