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2019)必修2《第6章 生物的进化》2023年单元测试卷(9)

发布:2024/7/21 8: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可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

    组卷:64引用:7难度:0.8
  •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8
  • 3.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组卷:71引用:16难度:0.7
  •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8
  • 5.“超级细菌”是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耐药性的病菌,抗生素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重要原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6
  • 6.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30人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中共有22人患色盲.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  )

    组卷:12引用:2难度:0.9

三、解答题

  • 18.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具有包膜结构的RNA病毒,由其引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请回答问题:

    (1)SARS-CoV-2通过其包膜上的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的
     
    特异性识别,从而侵染细胞。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的突变率较
     

    (2)2020年3月,中国科研团队对SARS-CoV-2与近缘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保守序列进行测序,并计算出该序列中的突变率,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图1),对SARS-CoV-2的进化进行了解读。
    ①系统发生树显示
     
    与SARS-CoV-2亲缘关系最近
    ②基因中发生碱基的
     
    都能引起基因突变。若突变不改变氨基酸序列则为同义突变,若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则为非同义突变。检测病毒基因组的碱基序列发现,SARS-CoV-2的非同义突变率/同义突变率<1,请从进化的角度解释原因:
     

    (3)研究人员分析来自公共数据库103株SARS-CoV-2的基因组,发现在一个保守序列的28144位点编码的氨基酸,约70%的病毒为亮氨酸(L),定义该类病毒为“L”型病毒,约30%病毒对应的氨基酸为丝氨酸(S),定义该类病毒为“S”型病毒。
    ①通过与其他近缘冠状病毒的该保守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他近缘冠状病毒在28144位点与S型病毒相同,而与L型病毒不同,据此初步推测
     

    A.L型由S型进化而来
    B.S型由L型进化而来
    C.S型和L型无亲缘关系
    ②按照从患者体内提取病毒的时间和病毒类型,对SARS-CoV-2进行统计。结果(图2)显示,患者主要感染的是
     
    型病毒,尤其在1月7日
     
    更明显。科研人员据此推测该类型病毒的传播能力更强、潜伏期更短,随着医疗和隔离措施的加强,
     
    型病毒面临的选择淘汰压力更大,SARS-CoV-2毒株群体的
     
    发生了定向改变,病毒类型所占比例发生了变化。

    组卷:3引用:2难度:0.6
  • 19.纵观整个生物界,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总是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位于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大峡谷北缘的凯巴森林,生活着黑尾鹿种群和它们的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来,该地黑尾鹿种群保持在4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最高峰,约有10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到1942年,黑尾鹿种群数量仅剩8000头,而且大都身体瘦小,体质衰弱。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制定并实施“引狼入室”计划,黑尾鹿种群数量逐渐上升,凯巴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凯巴森林中黑尾鹿种群被一条大河分隔成两个黑尾鹿种群,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由于两个黑尾鹿种群被大河隔开,存在
     
    ,两个黑尾鹿种群间不能进行
     
    。由于两个不同黑尾鹿种群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栖息环境和食物不同,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久而久之,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就产生了明显差异,当两个种群间存在
     
    时,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物种。
    (2)黑尾鹿遇上美洲狮时常常靠快速奔跑来逃脱,而美洲狮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黑尾鹿的机会,两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黑尾鹿种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理由是
     

    (3)黑尾鹿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雌性个体中XAXA、XAXa、XaX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50%、30%和20%,雄性个体中XAY、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则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黑尾鹿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
     
    (填“增大”或“减小”)。由此说明该黑尾鹿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

    组卷:21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