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21 22:30:2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人的成长史不断____的过程。( )
组卷:105引用:6难度:0.8 -
2.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这表明( )
组卷:115引用:25难度:0.8 -
3.“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4.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有( )
①父母、兄弟姐妹——血缘关系
②同一个小区的居民——地缘关系
③同一个公司的员工——业缘关系
④同姓“王”的人——地缘关系组卷:9引用:9难度:0.8 -
5.青少年应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小刘主动搀扶老人过马路
②小伙帮消防车开道
③小李把作业借给同桌抄
④警察叔叔把迷路的老人送回家组卷:2引用:3难度:0.7 -
6.地铁上,疲倦的女孩靠在行李箱上睡着了。箱子不停晃动时不时撞到旁人。这时,旁边的女孩和前面的小伙,一个伸出了手,一个伸出了脚,固定住了行李箱。他们互不认识但做了同样暖心的举动。这表明( )
①我们应多体谅帮助他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睡着的女孩影响了地铁上正常的秩序
③暖心举动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④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组卷:5引用:1难度:0.7 -
7.2021年4月,刘女士一家将腾讯游戏告上法庭。刘女士的儿子小林成绩一直不错,但是接触游戏一段时间后,小林逐渐出现严重幻觉,有时会一个人自言自语,还把一些游戏里的场景搬进生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合理利用网络
③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我们要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组卷:2引用:2难度:0.7 -
8.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数智创新”板块,聚焦直播消费、沉浸体验、数字艺术、电子竞技等领域,发挥数字企业引领作用,带动经济的发展。这说明互联网(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9.2021年7月,有网民在网上虚构中国女排队员朱婷的谣言,故意抹黑朱婷。随后,朱婷在个人社交媒体贴出《上海市公安局案(事)件接报回执》以及公证书首页,并配文:“已公证,固定证据。已报案,请求追究刑事责任。下一站,人民法院。”这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拒绝进行网上交流,自觉抵制一切谣言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④主动和人民法院一起惩罚网络造谣行为组卷:13引用:1难度:0.6 -
10.观察漫画《钓鱼网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②网络信息参差不齐
③我们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④网上的信息都不可信组卷:2引用:1难度:0.7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4分)
-
30.【无规则,不自由】
2021年8月30日,郭某乘地铁时,接打电话声音较大,对面乘客陈某提醒郭某注意言行。随即两人发生口角,并引发轻微肢体冲突。之后,地铁公司保安陈某某到场制止双方冲突,并要求两人下车进行处理,郭某拒绝下车。因郭某持续大声吵闹,影响了地铁公共秩序,在车辆到达大雁塔站后,保安陈某某强行拉拽郭某下车,导致郭某部分身体暴露,造成恶劣影响。
(1)请你从社会道德的角度,谈谈保安的行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你从规则与自由的角度,评析一下郭某的行为。
(3)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组卷:8引用:1难度:0.3 -
31.【与法治同行】
道德与法治课上,八年级(2)班学生小米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探究。案例 15岁的中学生李某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甚至偷窃财物。他高考前因为伙同朋友短期内多次拦路抢劫,被判刑,最终无缘参加高考。
(2)结合案例,说说青少年应如何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
疫情防控期间,某地发布通告,对人民群众见义勇为同涉疫情违法犯罪作斗争行为给予奖励。通告明确,此次奖励对象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及时发现并举报涉疫情违法犯罪线索、现场制止涉疫情违法犯罪行为、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涉疫情违法犯罪嫌疑人、主动同涉疫情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广大人民群众。
(3)有同学认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大人的事情,我们中学生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看法。组卷:23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