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4 4:0:2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取材于李斌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1)从新闻评论角度,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谈到企业家、高技术企业的新闻事实,其目的是
     

    A.点明新闻背景,引出写作对象。
    B.就事说理,引出评论的话题。
    C.就事说事,引出报道的角度。
    D.突 出新 闻报道的事实细节。
    (2)根据阅读材料,下列对“当代匠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生产过程中从事手工制作的工人。
    B.把产品以艺术品的标准进行制作的人。
    C.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人。
    D.气质雍容、充满活力、专业精湛的人。
    (3)阅读文本材料,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却有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的优劣之分。
    B.文章第三段写到匠人的工作状况,是要说明工匠精神是改变现实的力量。
    C.作者认为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应该在全社会倡导。
    D.作者认为只要有好的工匠,企业就能生产出好产品,就会具有时代的气质。
    (4)阅读文本材料,下列不属于工匠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A.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安静平和心态。
    B.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的专业技术应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C.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对自己专业技术的热爱是真挚专一的。
    D.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不但有奉献精神,还有不断进取之心。
    (5)简要概括,当下社会要提倡崇尚工匠精神的原因。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 2.阅读下面古典诗歌,完成各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难求;越人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时之枕席,失向来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取材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难求 信:确实
    B.越人天姥 语:谈论
    C.惟时之枕席 觉:睡眠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摧眉:低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我欲之梦吴越 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B.霓衣兮风为马 不足外人道
    C.云之君兮纷纷来下 先天下之忧
    D.失向来烟霞 一豆羹,得则生
    (3)对下列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诗人运用对比和拟人手法,直接写出天姥山高峻挺拔、高耸入云的样子。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诗人幻想神仙世界里熊的咆哮声和龙的吟啸声使得山石、泉水和森林都被震惊了。
    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诗人形象写出梦醒后低徊失望的情状:心悸梦醒,惊坐长叹。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从梦境回到现实后,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理想破灭的伤感情绪。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营造出的梦境有四个层次,其中登天姥山的梦境给读者愉悦的感觉。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想象来表现这一梦境的。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诗人用“人境”“车马喧”交代了自己身处利益喧嚣的官场,用“无”字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B.“心远地自偏”一句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只要品行高洁,志向高远,就能摆脱环境困扰,在污浊的环境中独善其身。
    C.诗人选用茅庐、东篱、南山、菊花、归鸟等意象,描绘了恬静、悠然的远离尘世的生活,与“车马喧”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D.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尘世中保持高尚的节操,不被功名诱惑的质朴志向,而这种志向又不能向外人言说的无奈之情。
    (2)“鸟”这个意象在古诗创作中,往往会被诗人用来寄托自己的特殊感情和思想。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B.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李白《寓言三首》)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D.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3)这首诗中的“悠然见南山”一句,被有的版本改为“悠然望南山”。有评论家认为“相差一字而意趣顿减”。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论的认识。

    组卷:18引用:2难度:0.6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9

五、本大题共7小题,共69分。语言基础应用

  • 13.微写作,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请以“青春做伴”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4.按要求作答,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见到各式各样的劳动情景。有每日辛勤工作的父母,有校园里值日的同学、保洁、保安师傅,有深夜伏案工作的老师,有春耕秋收的农民,有忙碌穿梭的快递小哥,有风雨中、烈日下的交警……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会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感佩和景仰。
          请以“我所尊敬的劳动者”为题目,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