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8/29 0: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
1.下列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39引用:2难度:0.5 -
2.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9引用:5难度:0.8 -
3.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236引用:6难度:0.9 -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5.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飞向了太空。如图所示、三名航天员静坐在正在升空的飞船中,如果说中间的聂海胜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可能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9 -
6.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关于这种“水瓶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16引用:9难度:0.9 -
7.下列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8.以下是有关声现象的四幅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
2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为了观察蜡烛A的像,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 (选填序号“①”、“②”、“③”)。
①直接在玻璃板后观察蜡烛B
②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B
③从侧面直接同时观察蜡烛A和蜡烛B
(4)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两块玻璃板仍然在原平面内)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符号)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5)在丙图中,画出人眼看到S点的像的光路图。组卷:42引用:1难度:0.5 -
25.中国高铁技术飞速发展。为了解决高铁进站停车耽误时间的难题,有一位中国设计师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构思。此技术是由高速行驶的主体列车和两个小单元列车A、B组成,A车是主体列车的最后一节,要下车的乘客在A车上,B车停在站台旁边的辅轨道上,要上车的乘客在B车上。当列车快要进站时,A车与主体列车分离(如图甲)。整个过程中主体列车保持原来速度前进,当主体列车车尾经过站台时,B车迅速进入主轨道开始追赶主体列车(如图乙),直至与主体列车完成对接。与此同时A车减速进入辅轨道停车,乘客下车。实现全程高铁主体列车进站不停车的效果,为乘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1)如图丙是B车与主体列车在高速行驶中进行对接的情景,在对接瞬间,要求B车的速度 主体列车速度(填“大于”、“等于”、“小于”),此时以B车为参照物,主体列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者“运动”)
(2)如表给出了进站停车的部分列车运行时刻表(途中经停8个站),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车次 运行区间 区间运行时刻 里程 发站 到站 发时 到时 历时 G1 北京南 上海 07:00 11:30 4小时30分 1314 千米 G3 北京南 上海 08:00 12:32 4小时32分 1314 千米
②如果G3次列车采用进站不停车的方式,且主体列车以328.5km/h的速度匀速运行,则G3次列车从北京南到上海全程可以为旅客节约时间多少分钟?
(3)在某次追赶过程中,B车先加速运行,后减速运行,直至对接成功。某时刻B车在主轨道上距离主体列车500m时,再经过10min刚好对接成功。在这10min内,B车加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v1=240km/h,减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v2=330km/h,主体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是v=300km/h。求B车加速多少分钟后开始减速?组卷:4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