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图中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 )
组卷:30引用:4难度:0.7 -
2.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组卷:69引用:23难度:0.7 -
3.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组卷:720引用:8难度:0.5 -
4.如果你爸爸今天(9月1日)要到南非(南半球)出差,你将会建议带( )
组卷:12引用:4难度:0.9 -
5.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与图中最接近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6.如图为2020年上半年的某个节气当天,某地拍摄的日出、日落照片及当地坐标,据图回答6~7题。
拍摄照片后的2个月之内,太阳直射点(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二、综合题
-
22.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l 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1,完成(1)~(2)题。
(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A.8:00
B.10:00
C.12:00
D.14:00
活动2 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3)~(4)题。
(3)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
(4)图1为我市滨州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
活动3 冬至日这一天,滨州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结合活动3,完成(5)~(6)题。
(5)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滨州的楼间距应该更组卷:259引用:11难度:0.4 -
2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地方的气候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二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的是
(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怎样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西侧的C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D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组卷: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