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4 9:0:2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广①                的乡村大地(  )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以及自然风光、田园景观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在民族文化、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方面,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特色资源。各地依据资源禀赋,②                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就能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从实践来看,不仅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甚至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
    (1)文中加点字“蕴”的读音正确的是
     

    A.wēn
    B.yùn
    C.wèn
    D.yún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最恰当的是
     

    A.袤
    B.大
    C.阔
    D.博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并行不悖
    B.左右逢源
    C.因地制宜
    D.随机应变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是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甚至是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
    B.无论是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还是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
    C.尽管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也要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
    D.不光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而且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智能时代。
    ②而人工智能也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③与此同时,有关人工智能的各种话题也日益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一个领域。
    ④从之前引发关注的AI作画到最近爆火的ChatGPT,这背后都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应用形式。
    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⑥虽然有时候我们并未察觉。

    组卷:303引用:11难度:0.5
  • 3.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苏轼曾写下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                    ”。下列最合适做下联的是(  )

    组卷:49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宋)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释】①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市;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②故人:指陈述古。③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都是杭州地名,是作者和友人曾经诗酒游乐的地方。④拂红尘:用典,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写作者与友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销魂陶醉。
    B.“故人不见”一句,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
    C.词的下片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
    D.“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直抒胸臆,借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词虽是酬赠之作,却情真意真,请简要分析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四、名著阅读(10分)

  • 12.《西游记》一书中,不仅主要人物如唐僧师徒塑造极为成功,一些次要人物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试分析“红孩儿”这一人物形象。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50分)

  • 13.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自定主题,写一篇文章。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
          路人看到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
          老人答道:“我再怎么回头看,碗也是碎的。”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组卷:6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