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淮安、徐州、苏州、连云港)高考语文二调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三方评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可视化分析和可视化预测,而且也可拓展第三方评估扶贫数据来源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评估结果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应改变以往单纯将贫困户和村干部作为访谈主体的方式,将访谈对象扩展至引导员、非抽样村民、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部分企业的相关人员,同时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算法功能,归纳不同访谈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拓展数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可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结合多方数据作出精准评判。比如通过社保部门的医疗报销记录和教育部门的教育帮扶记录等数据资源的交互,第三方可获取贫困户医疗救助和教育帮扶内容,此种方式既可核实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的准确程度,又可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为第三方评估政府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
          第三方评估应当集合所收集的数据,构建随贫困人口不同阶段而变化的动态数据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排列组合不同名义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手段,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出直观的科学评价。例如在医疗帮扶中,结合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数据测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潜在农户的数量,为第三方评估政府医疗帮扶工作提供事实证明。
          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大数据建模与解读的技术优势,增加对多源大数据的分析对比、多元与多主体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数据动态跟踪等模块,提高对扶贫数据的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手段可从扶贫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致贫原因和贫困需求,辅助政府构建精准帮扶匹配模型,为贫困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性应用价值在于分析预测。对于推动贫困人口持续性发展而言,第三方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动态追踪贫困人口发展状况,并将其数字化和镜像化,综合运用分析手段前瞻性地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让政府及时精准地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此外,第三方评估要在大数据预测技术基础上研究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方案,为政府完善自身工作和制定扶贫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陈冠字、张劲松《弥合数据、精准、扶贫之间的链接缝隙——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大数据运用及发展》)材料二:
          在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摆脱粗放生产模式,走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在安徽长丰双河社,“稻虾共养”产业扶贫模式让村民腰包更厚实……精准,是一个又一个中国脱贫故事背后的关键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正是因为精准扶贫方略坚持以“实”字当头,各项政策红利才能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从而保证脱贫攻坚顺利实施。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只有贯彻精准扶贫方略,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确保扶贫举措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在这个意义上,“精准”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宁夏,曾有一位扶贫干部被称为当地扶贫办的“数据中心”,他掌握的数据能具体到贫困户了几只羊、种了几亩马铃薯。在全国各地,如此用心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能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精准扶贫方略背后,是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是无数扶贫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他们是新时代的卓越画师,精心用心,耐心细心,时时刻刻为困难群众着想,才绘出脱贫奔小康的锦绣画卷。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攻城拔寨,精准扶贫方略的意义和影响也在走出国门,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泰国孔敬府,当地官员借鉴参考中国脱贫经验,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结对子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制定个性化脱贫方案。2018年,“精准扶贫”等理念被写入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彭飞《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比较分析各种数据,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拓展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数据的广度和深度。
    B.如果数据不能共享,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的数据将很难被第三方折有,就会影响评估的事实证明。
    C.第三方评估能通过访谈直接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也能在大数据预测技术基础上研究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方案。
    D.中国幅员辽阔,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各地的扶贫方式难以相互借鉴,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实施精准扶贫。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全方位采集准确的数据样本,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就可实现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
    B.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需要动态追踪贫困人口发展现状,并将其数字化和镜像化,综合运用分析手段进行研究。
    C.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中要能成为“数据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为困难群众着想。
    D.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不但能使中国实现脱贫目标,也能为联合国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H省从贫困人口、贫困村和贫困县三个层面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考核依据,内容涵盖9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数据。
    B.运用GPS定位系统进行实时定位和位移追踪,依靠录音,拍照,摄像等采集手段记录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地区情况。
    C.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闽宁镇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48个,培育宁夏著名商标4个,全年特色农产品消费扶贫额达6.8亿元。
    D.山西娄烦县静游镇新庄村是一个偏远乡村,政府安排10名扶贫干部深入其中,进行耐心细心的工作,转变了贫困户的思想。
    (4)材料二中所举的三处例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
    (5)政府应该如何根据第三方评估实施精准扶贫?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组卷:12引用:5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文游台
    汪曾祺
          文游台是我们县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
          台在泰山庙后。
          泰山庙前有河,曰澄河。河上有一道拱桥,桥很高,桥洞很大。走到桥上,上面是天,下面是水,觉得体重变得轻了,有凌空之感。这正是杂花生树、良苗怀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切都使人心情舒畅。
          澄河产瓜鱼,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不过别处的这种鱼不似澄河所产的味美,倒是真的。因为都经过冷藏转运,不新鲜了。
          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差不多每个县里都有的,其普遍的程度不下于城隍庙。所祀之神称为东岳大帝。泰山庙的香火是很盛的,因为好多人都以为东岳大帝是管人的生死的。每逢香期,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进庙门就闻到一股触鼻的香气。
          正殿的对面有一座戏台。戏台很高,下面可以走人。这倒也好,看戏的不会往前头挤,因为太靠近,看不到台上的戏。大都是站着的,也有自己从家里扛了长凳来坐着看的。
          唱戏的是“草台班子”,没有什么名角,也没有什么好戏,唱的是京戏,但有些戏是徽调,没有准调准词。只有一年,来了一个叫周素娟的女演员,在南方的科班里学过戏,唱戏很规矩,能唱《武家坡》这类的戏,甚至能唱《祭江》……现在却混得到里下河来搭班。还有一个大花脸,嗓子很冲,姓颜。有一回,我听他在戏台旁边的廊子上对着烧开水的”水锅”大声嚷嚷:“打洗脸水!”我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一腔悲馈。江湖艺人,吃这碗开口饭,是充满辛酸的。
          泰山庙正殿的后面,即属于文游台范围。沿砖路北行,路东有秦少游读书台。更北,地势渐高,即文游台。台基是一个大土墩。墩之一侧为四贤祠。四贤,说法不一。明代张诞《谒文游台四贤祠》诗云:“蒲折先生独好古,一扫陋俗隆高风。长绳倒拽淫像出,易以四子衣冠容。”我小时到文游台,连“四子衣冠容”也没有,只有四个蓝地金字的牌位。墩之正面为盍簪堂。“盍簪”之名,比较生僻,出处在《易经》,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快来堂”。我觉得“快来堂”也挺不错。我们小时候对“快来堂”的兴趣比四贤祠大得多,因为堂的两壁刻着《秦邮帖》。小时候以为帖上的字是这些书法家在高邮写的。不是的。是把名家的书法杂凑起来的(帖都是杂凑起来的)。帖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个叫师亮采的地方官属钱梅溪刻的,皆取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秦少游诸公书。曾有人考证,帖中书颇多“贋鼎”,是假的,我们不管这些,对它还是很有感情的。
          盍簪堂后是一座木结构的楼,是文游台的主体建筑。楼颇宏大,东西两面都是大窗户。我读小学时每年“春游”都要上文游台,趴在两边窗台上看半天。东边是农田,碧绿的麦苗,油菜、蚕豆正在开花,很喜人。西边是人家,鳞次栉比,最西可看到运河堤上的杨柳,看到船帆在树头后面缓缓移动,缓缓移动的船帆叫我的心有点酸酸的,也甜甜的。
          文游台的出名,是因为这是苏东坡、秦少游、王定国、孙莘老聚会的地方,他们在楼上饮酒,赋诗,倾谈,笑傲。实际上文游诸贤之中,最感动高邮人心的是秦少游。苏东坡只是在高邮停留一个很短的时期。王定国不是高邮人。孙莘老不知道为什么给人一个很古板的印象,使人不大喜欢。文游台实际上是秦少游的台。
          秦少游是高邮人的骄傲,高邮人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除了因为他是大才子,“国士无双”,词写得好,著过《蚕书》,书中记录了当时人民的生活……还因为他一生遭遇很不幸。他的官位不高,最高只做到“正字”,后半生一直在迁谪中度过。四十八岁因为有人揭发他写佛书,削秩徙郴州。五十岁,迁横州。五十一岁迁雷州。几乎每年都要调动一次,而且越调越远。后来朝廷下了赦令,迁臣多内徙,少游启程北归,至藤州,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终年五十三岁。
          迁谪生活,难以为怀,少游晚年诗词颇多伤心语,但他还是很旷达,很看得开的,能于颠沛中得到苦趣。明陶宗仪《说郛》卷八十二:
          秦观南迁,行次郴州遇雨,有老仆滕贵者,久在少游家,随以南行,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少游留道傍人家以俟。久之盘跚策杖而至,视少游叹曰;“学士,学士!他们取了富贵,做了好官,不枉了恁地,自家做甚来陪奉他们!波波地打闲官,方落得甚声名!”怒而不饭。少游再三勉之,曰:“没奈何。”
          我以为这是秦少游传记资料中写得最生动的一则,而且是可靠的。这样如闻其声的口语化的对白是伪造不来的。这也是白话文学史中很珍贵的资料,老仆、少游,都跃然纸上。
    (有删节)(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文游台”为题,开头叙写文游台周边的桥、鱼和庙等,真实表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文游台的人文风景。
    B.文章叙述唱戏的周素娟和颜大花脸,表现了他们命运的落魄和生活的辛酸,并且借此衬托秦少游仕途坎坷和命运不幸。
    C.文中引用明代张诞《谒文游台四贤祠》的诗句,既交代了四贤祠的来历,又引出了作者小时候未见”四子衣冠容”的遗憾。
    D.作者儿时在台上看到船帆缓缓移动,心中有些“酸酸的”“甜甜的”,流露出他小时候就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和重逢的喜悦。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澄河里的瓜鱼与冷藏转运的鱼进行对比,不仅突出家乡瓜鱼味道鲜美,而且表现了家乡人对故乡的由衷热爱。
    B.文中援引明陶宗仪的《说郛》,表现了秦少游颠沛中旷达的人生观,同时说明这样的传记写有很珍贵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C.全文以儿童的视角来写家乡的文游台,作者回想了小时候在文游台的所见所闻所感,显得淳朴自然,让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D.文章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先写拱桥、瓜鱼,再写庙中香火、戏台,最后写庙后的文游台,文脉清晰,层次井然有序。
    (3)高邮人为什么对仕途落魄的秦少游“最感动”?请简要分析。
    (4)汪曾祺曾说:“在文风上,我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我的语言一般是流畅自然的,但时时会跳出一两个奇句、古句……我希望融奇崛于平淡。”请从文中找出“奇句”“古句”各一例,并简要分析如何“融奇崛于平淡”。

    组卷:22引用:4难度:0.4

(二)语言文字运用TI(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今时代,劳动形态日益多元。那么,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过时?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①______,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劳动教育要对接劳动新形态,更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
          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②______。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事……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显著。
          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对劳动教育的导向有所觉察。劳动是手段,③______。准确地说,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如果把握不住这个核心,学生参加了劳动也不一定能受到正向的心性教育。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请依据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组卷:32引用:16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创新创业第一线到国际交流大舞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也许你会觉得中国取得的成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安定美好的生活根本离不开这些成就。也许你今天只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享受者,但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成就,将来你也会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推动者。
          振华中学准备举办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1引用:1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