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6)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理解(5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这几天,一篇题为“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的文章,激起千层浪。文章反映的各种问题还在继续调查中,当地相关领导也表示,“将整顿一切形式主义的检查”。直面并正视问题,可以说是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选择,尤其是做出正确选择,往往是艰难的。毕竟,面对繁重复杂的基层治理,哪个优先、谁排在第一位,需要有一个判断。孩子上课学习、教师教学授课、学校配合迎检、老师参与扶贫,这些具体工作,犹如试卷中的“ABCD”,哪个是正确答案,要看哪个是真正的“主业”。显然,对于教育工作而言,上课、教学是主业,在主业完成之余参与其他工作也善莫大焉。但这其中,也有一个精力分配、能力匹配的问题。如果不必要的检查消耗过多精力,甚至把扶贫工作也形式主义化,就算勉力而为,也可能很难兼顾。设想一下,如果让村医去招商、让农技人员去跑销售,难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换个角度看,学校和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上,让更多孩子有知识、有文化、有眼界,也是对脱贫工作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责,让主业回归本位,才是最好的共赢。
(摘编自李洪兴《戳破形式主义泡沫,还需更多“李田田”》) 材料二
近日,女教师李田田发文批评形式主义被约谈一事引发热议。当地领导表态“将整顿一切形式主义的检查”,纪委监委也着手牵头调查相关问题。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李田田的经历能引发舆论波澜,在于其戳中了某些现实痛点。迎评迎检、扎堆调查、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早就备受诟病。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干部面临的困扰“五花八门”:看不完的微信通知,填不完的各类表格,甚至于很多非职工作,都成了岗位硬性指标。虽然基层减负年已行至年末,可不少基层工作者的实际感受依然是焦头烂额、筋疲力尽。如何让基层真正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也成为这一事件触发的现实追问。
形式主义频频冒头,背后是官僚主义作祟,问题屡禁难绝,没人敢站出来反对怕是重要原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合不合理、任务有无必要,基层工作者最有发言权。然而,碍于实际工作中的种种“规则”,许多人都难以开口,要么担心意见无人理睬、石沉大海,要么害怕批评“触动权威”、被“穿小鞋”。一来二去,形式为上逐渐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更重要的是,形式主义固然令人头痛,可“闻着臭,吃着香”,当文山会海等成为推动工作的唯一抓手,甚至成为工作本身,深陷其中的人难免浑浑噩噩,对错误苗头“网开二面”。
反对形式主义,需要形成合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建议批评“活”起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领导干部应该勇于正视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有人提出意见,就要有人躬身自省;有人仗义执言,就要有人打气撑腰,唯有“上通下达”,才能形成打击不良作风的合力。反之,如果总是少数人“呐喊”而无果,直至无人再发声,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更进一步看,相关评价考核机制也要从实际出发,摒弃以“听话”“顺从”为标准,为有想法、肯实干的人提供平台。
从谏如流,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能力。李田田的勇于发声开了个好头,我们也乐见当地领导“说了实情不许刁难”的态度。让更多“李田田”们敢说话、说实话,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形式主义,各领域的工作也会越干越好。
(《北京日报》郑宇飞《让更多人有勇气反对形式主义》) 材料三
李田田的“牢骚话”,以及她发文后的遭遇戳中了痛点,引发了舆论热议。无论是湘西州州委书记的走访表态,还是永顺县委及时成立的调查组,都是对这次网络舆情的“亡羊补牢”之举。至于表态后,最终的形式主义整治成效几何,吃瓜群众静观其变。我们相信当着舆论自省,湘西州委和永顺县委已经“听到了”基层的评价议论,并执意在反思中改掉形式主义检查泛滥等积弊陋习。事情正朝着明朗的方向发展。
拉开视野看,李田田反映的问题,不管是从这些年各级纪委监委的通报中,还是每次主题教育查改问题中,都可以窥见一二,并非湘西州独有,不过孰轻孰重而已。湘西州州委书记的走访表态,促成了李田田反映的问题得到高规格的受理。但是,如果最终的整改停留在搁置争议,奔着舆情搞“一阵风”,那就只是为形式主义按了“暂停键”的权宜之举,弊病死灰复燃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并非一个州、一个县矢志整改那么简单。根除形式主义督导检查泛滥,必须有大刀阔斧的决绝,自上而下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拜人民为师放在心坎上,能俯下身倾听干部群众的异议,让基层有更多参与社会治理的发言权、建议权,并在实践中增加基层工作的“自选动作”,因应政策和现实互容的需求,防止政策跑题“一刀切”、管理专制“一言堂”、执行走样“一竿子插到底”,滋生“欺上骗下”的形式主义乱象。
诚然,李田田的一篇“牢骚话”引爆舆论,把官场形式主义问题再次推到公众视野中。她发文受到了保守思想的排斥责难,引起舆论喧嚣后,反映的问题获得了州领导的重视和县委的积极反应。虽然有“过山车”般险象环生,但是好在有惊无险,不管能否为整治形式主义破题,至少为基层施政得失提神醒脑做了加持。
(摘选自萧仲文《“李田田事件”能为形式主义破题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A.文章反映的各种问题还在继续调查中,但是只要直面并正视问题,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B.李田田反映的问题,可以窥见湘西州严重的形式主义作风,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C.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干部面临的困扰“五花八门”不堪重负。虽然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但很多基层工作者的负担并没有减轻。
D.只要从谏如流,敢说实话,形式主义就会从根本上得到破除,从而促进领域的工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迎评迎检、扎堆调查、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是社会的一大痼疾。
B.如何让基层真正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是李田田事件引发的现实追问。
C.评价考核机制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以“听话”“顺从”为标准,并且让有想法、肯实干的人发挥自己的作用。
D.教师的主业是上课、教学,尽量少让形式化的工作干扰正常工作。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我们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放在一起来进行分析是因为它们虽然表现不同,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B.“形式主义久治不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搞形式主义得甜头,有利可图。”
C.“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
D.“当然形式主义也有其好处,比如加班,就能够创造一种积极工作、拼命工作的氛围,让大家在这种工作氛围的影响下更加拼命地工作。”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现实中,形式主义的身影时时处处存在。请结合材料和实际,谈谈形式主义的危害。组卷:4引用:3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士兵突击(节选)
兰晓龙
三个人多少是振奋了一下,他们超过了那两名已经油尽灯枯的士兵,一口气把人拉下了几十米。那个终点已经只是八百来米的事情了。
槲树林中忽然跑出一个跌跌撞撞的士兵,摔倒在袁朗(队长)的脚下,那是第一个到达的士兵,医护人员立刻上前救护。三个人的步子一下慢了下来,互相对望了一眼。伍六一又开始挣扎,这回他的挣扎接近于厮打,一下狠狠地甩开了两人。
“就剩两个名额了!你们还拖着我干什么?三个人!只要三个人!”两个人呆呆地看着伍六一,身后两名士兵正缓慢但固执地赶了上来。
成才忽然掉头就跑,往终点奔跑。许三多却看也不看跑去的成才,他将背包背在身子前边,抢上来抓住伍六一,他不想丢下他,他要背着他走。伍六一强挣着就是不让,但那条腿已经吃不上劲了,大半拉沉重的身子被许三多架在肩上。许三多拖着伍六一,向终点做拼命的冲刺。由于负重过多,许三多慢得出奇,他一步一步地往前冲着。伍六一不敢再挣了,他一只腿竭力地往前蹦着,因为现在的速度很重要,他得为许三多想点什么。
后边的那两名士兵,慢慢地超过他们了。伍六一受不了了,又开始愤怒地吼了起来:“他们超过你了!放开呀!你又要搞什么?还想在那空屋里做看守吗?……”伍六一的声音里都有哭声了。前边的那两名士兵,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
成才已经到达了槲树林终点,那股子猛冲的劲头让他几乎撞在了袁朗的身上。精疲力竭的成才没有倒下,他立刻转过身看着战友:“许三多快跑!许三多,你加油啊!”
袁朗意味深长地看看他,又看看远处的许三多和伍六一,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钦佩。对于那还在争夺中奔跑的四个人来说,这剩下的几百米简直遥不可及。
“成才已经到了!只剩下一个名额了!你看见没有?!”伍六一望着绿意葱葱的槲树林对许三多说。许三多根本就没抬头看,他的力气依然用在对伍六一的拖拉上。“只剩一个名额!你把我拖到也不算!脑子进水啦!”“加把劲……再加劲。”
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许三多还是没吱声,他只管脚下使劲。伍六一想突然挣开他,却发现横担在肩上的一只手臂简直已经被许三多的手掐到了肉里。
“蠢货……你不是笨是蠢了……我用得着你施舍吗?……我会去告你的!……你放开……求你放开……到嘴的馒头我们都不吃,现在为什么干这种事?”伍六一已经哭了。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
近在咫尺的砰的枪响,把许三多吓了一跳。伍六一手中的信号枪还在冒着烟,信号弹正缓缓地升上天空。伍六一一瘸一拐地高举着双臂,向着终点挥舞着,他说:“我跑不动了!我弃权!”他真的是跑不动了,刚走出两步,便轰然倒地。救护车是随时准备的,几名卫生兵已经发动汽车过来了
许三多呆呆地看着伍六一。伍六一瞪着他,挥着拳头喊着:“跑啊!许三多!”许三多掉头开始他的最后一段狂奔。那领先的两个兵意识到了身后的威胁,也使出了最后的力气狂奔了起来。
许三多喊叫了,他在喊叫中开始了不可能的加速,第一次加速就超过了那两人。一个被超过的士兵终于丧失了信心,在许三多超过他的同时摔在地上。然而,他那位战友却不管不顾地回身拉起了他。许三多仍在喊叫着,喊叫声中救护车与他交错而过,喊叫声中许三多的声音将所有人的声音淹没,喊叫声中许三多刚流出的眼泪被风吹干,他在喊叫声中跨越了终点。
成才欢天喜地地跑过来,他想与许三多拥抱。许三多抬起头,那双眼睛里的冷淡让成才愣住了。许三多回头看着刚刚跑过的路,他看到那两名士兵正互相地搀扶着跨越终点。远处的伍六一已经被卫生兵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伍六一笑得像个大男孩一样,向这边不停地挥手。
(选自《士兵突击》,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三多在友情与荣誉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友情,并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他执着、坚韧、重情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滴尽致。
B.小说通过袁朗队长钦佩的眼神,运用侧面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使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更鲜明立体。
C.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成才在只剩两个名额及两个士兵赶上来的情况下,抢先冲到终点,与许三多相比,更为理智与冷静。
D.军事题材的小说多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本文节选虽短,但情节曲折,伍六一弃权、许三多冲刺等场面,让读者回味无穷。
(2)请简要分析文中伍六一的心理变化过程。
(3)文章“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震撼人心。请从许三多的角度,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2引用:9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
7.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九十四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六百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组卷:6引用:8难度:0.6
三、写作(5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②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⑤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资治通鉴》
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中外名句内涵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18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