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四分体的数量是(  )

    组卷:27引用:16难度:0.9
  •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11难度:0.9
  • 3.对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5难度:0.7
  • 4.如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组卷:22引用:12难度:0.5
  • 5.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

    组卷:97引用:62难度:0.9
  • 6.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小麦花粉培育成的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  )

    组卷:8引用:14难度:0.9
  • 7.某生物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并且在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

    组卷:14引用:3难度:0.9
  • 8.识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依据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5
  • 9.下列有关变异和人类疾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④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⑤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⑥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10.如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94引用:30难度:0.7
  • 11.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12.下列各项试验中应采用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组卷:123引用:85难度:0.7

二、综合题(共1道,每空2分共计20分)

  • 36.如图为生产实践中的几种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②→③方向所示的育种方法是
     
    ,其优点是
     
    ,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
     

    (2)①→④所示方向的育种方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
     
    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
     

    (3)⑤过程用射线处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发生
     
    ,从而引起其结构的改变,该过程一般用射线等因素来诱导,原因是
     

    (4)⑦过程的常用试剂是
     
    ,该试剂的作用原理是
     

    (5)高产的青霉菌菌株利用了上述哪种育种途径获得
     
    (用序号表示).

    组卷:18引用:6难度:0.3
  • 37.下面是百度百科关于抗利尿激素(ADH)的部分阐述,请回答相关问题.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1)ADH合成后主要经由下丘脑神经细胞的
     
    (细胞体、树突、轴突)输送至脑下垂体后叶,垂体后叶中的ADH通过
     
    的方式从细胞进入血液,最终在
     
    失活.
    (2)ADH合成过程脱去
     
    个水分子,与ADH合成、加工、分泌直接相关的单层膜细胞器是
     

    (3)人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结构是: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甘氨酸─NH2;而猫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结构为: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赖氨酸-甘氨酸─NH2.这两者本质都是抗利尿激素,所以这两者的生理效应
     
    (相同、不同),导致它们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ADH的基因有1个
     
    (碱基、密码子、碱基对)不同.
    (4)尿崩症患者有多尿、剧渴等表征.90%尿崩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28位置(Xq28)上的AVPR2(AVPR2基因决定抗利尿激素接受体蛋白-2).当AVPR2基因缺陷时,患者体内血浆渗透压较普通人
     

    组卷:25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