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12/3 16:0:2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
1.“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
组卷:107引用:15难度:0.7 -
2.晓莉在日记中写道:“我好喜欢我的板报小组,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让我感受到一群人的力量,体验到一群人的温暖。”这表明在和谐健康的小群体中更容易( )
①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
②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③相互理解、沟通,增长才干
④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组卷:146引用:12难度:0.7 -
3.班集体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微集体”,他们对班集体产生很大影响。以下这些“微集体”,你认为不属于小团体的是( )
①以小王为代表三个人,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
②以小刘为代表文学小组,进行作文写作交流
③小果和小可等聚在一起,向小学生索要财物
④小李身边的几个同学,参加“英语角”活动组卷:196引用:19难度:0.7 -
4.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下列属于中学生适应终身发展,走向社会的“必修课”是( )
①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
②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
③以自我为中心,彰显自己的个性
④学会参与,学会担当组卷:44引用:6难度:0.8 -
5.“见义勇为免责”“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禁止高利放贷”“保护个人信息”“增加遗嘱形式”……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的上述新内容主要说明(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6.近年来,遛狗不拴绳、狗狗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狗伤人事件亦时有发生,将栓狗绳写入法律是十分必要的。民有所呼,法有所应。这体现了( )
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②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④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组卷:12引用:4难度:0.7 -
7.下列行为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5分)
-
2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来成人年犯罪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订对学生欺凌进行定义,并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欺凌的防控与处置机制。规定旅馆、宾馆、酒店等接待未成年人入住,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明确细化家庭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
(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成长中的你,将如何学会依法办事?组卷:5引用:1难度:0.4 -
23.无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是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贯穿着大量法治的精神和要求,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可期的美好未来。据此,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敬畏法律]
(1)请你谈谈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理由。
[法治意识]
(2)法治社会,要求人人树立法治意识,什么是法治意识?
(3)请你分析公民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与法同行]
(4)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组卷:6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