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12/15 23:3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虽然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但诗人的思绪颇值得玩味。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材料二: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很少。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实践则与现代心理学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他认识到“言征实而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从“言不尽意”到“义主文外”,可以说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如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重要命题。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他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外去追寻所要表达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象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例如,“山”这个字,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另一方面,“山”这个字又是一种“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shān”这个发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高低起伏、苍翠碧绿的峰峦的形象。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么“山”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拨动你的心弦。这时候,“山”这个字已属于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想象的心理领域,或者说“山”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了某种同一。这样“山”这个字的表现功能就凸现出来了。一般地说,语言的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选自童庆炳《文学语言论》,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语言不能传达情绪意旨,既与文字语言本身有关,也与创作者追求言外之意、无言之美的理念有关。
    B.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C.无论是低眉闭目的神像,还是最有趣的瞎了眼睛的西洋爱神雕刻,都是创作者追求含蓄的刻意之举。
    D.“寄意于言外”这种方法,既能克服“言不尽意”的困难,又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文字不能完全传达出情感的道理。
    B.刘勰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的主张,为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提供了思路。
    C.“shān”这个发音就是“山”的“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
    D.“言不尽意”不仅是文学语言问题也是现代心理学问题,古代文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观点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D.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4)两则材料都谈到“言”与“意”的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人间词话》第七则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从“言”与“意”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组卷:16引用:2难度:0.1

(二)现代文阅读II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过年的厨房
    毕飞宇
          ①我当然是厨房革命的拥护者,看着今天的厨房,想想十年二十年前,你一下子就明白生活里发生什么了。今天的厨房明亮,整齐,清洁,芬芳,无论是厨具,炊具,餐具,燃具,洁具,对了,还有燃料,都给人以现代和科学的印象。我要说,现在的厨房好,又美观又方便,也许还是年轻人谈情说爱、背后拥抱的好地方。
          ②可是,有些话是不能说死了的,一到了过年,我就看出现代厨房的短处来了。它太理性,它的线条和色彩都太规矩,太工业,太工艺,不“闹”,它不适合春节,那种轰轰烈烈,那种热气腾腾,那种水雾迷漫。这么一说我就回忆起“老土”的厨房来了,我要说,“老土”的厨房里,才有“过年”的真景象。
          ③现在,我就要说乡下了。其实呢,过年本身就是一件很“乡下”的事。
          ④既然“春节”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乡下人”当然就格外地认真。过去的乡下人用的是灶,烧的是草,他们的厨房就不可能小,它必须大。再穷、再酸的人家也要有一间阔气的、铺张的大厨房。而有些干脆就在正屋。到了大年三十,每一家的烟囱都昂扬着,炊烟款款地冒出来,有了庄重的派头、喜庆的派头,同时也是热火朝天的派头。
          ⑤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你到厨房里看看吧,灶堂里的火是蓬勃的,那是稻草的火,又大又亮,它随着风箱的“拉风”,有节奏地映红了厨房。锅里头呢?有油,那可是“春雨贵如油”的油,是地道的菜油或者猪油。它们在翻卷,腾起浓烈的烟,呛人的香,还有骄傲的吟唱。这只是“热锅”,却已欢天喜地了。
          ⑥等菜下了锅,香味就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还缭绕不散呢。孩子们就馋了,急了,有了不可告人的盼头,很慌地偷嘴。
          ⑦直觉得过年好。都盼了三百六十四天了。大人们觉得孩子们碍脚,孩子们也觉得大人们碍脚,就在这样的忙乱中,厨房里挤成了一团。厨房里其实是脏的,无序的,不能不说的是,还是匮乏的。可是,在火光、气味、烟雾的包围中,大人和孩子都忙碌着,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因为过年,稳当的乡下人失去了稳当,可不是么。“年”在哪里?在厨房!就在厨房里的脏、乱、香、亮。
          ⑧再看看现在的厨房,显然,它不是为“过年”预备的,它整洁,卫生,却永远失去了召唤力,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力量。“过年”当然是要吃的,可是,我们的吃少了一环,那就是热情洋溢地犒劳自己。想想吧,大年三十,回到家,拉开灯,走进一尘不染的厨房,拉开冰箱,取出一袋冰冻饺子,来到煤气灶的面前,Turnon。烧好水,把饺子烧熟了,干干净净的,按部就班的。然后呢?饱了。
          ⑨过年的意义当然不在温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有些怀念旧时的厨房的。可是,我又还是觉得今天的厨房好,就是无趣。
          ⑩嗨,让我说什么好呢。
    (有删改)【注】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口头上又称过年。春节寓意春天的到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文本二:
          毕飞宇的散文作品虽数量不大,但依然保持了他鲜明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特征的呈现,较之小说甚至更为典型和酣畅。其中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幽默特质,在散文创作中更是被放大。毕飞宇散文个人化风格的彰显,与其娴熟自如的幽默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
          幽默首先是一种语言,以文字的形式直观地传递给受众。语言是幽默艺术的载体,修辞手法等语言表现技巧的介入,更是丰富了给语言增加幽默性的策略。毕飞宇喜用善用修辞,注重语句的观赏性与字里行间的耐人寻味。
          他在散文表达中,还追求语言的新颖奇特,常有奇语。他能够突破传统语言文字的限制,将大量非原来习惯的词语,异端想象,新奇引入,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幽默的踪影。
    (节选自周颖《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艺术》,有删改)文本三: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化,现在的厨房已器具齐全、美观大方,或许还兼有恋人间的浪漫气息。
    B.旧式厨房虽然“老土”,但很适合过年时热闹的气氛,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过年”的真光景。
    C.过去的乡下人即便穷酸,也要拥有一间阔气、铺张的厨房。过年时,连里边的烟囱都派头十足。
    D.作者认为现在的厨房缺少了“吃”这一环节,便失去了召唤力,过年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了。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人们熟悉的“厨房”为对象,将旧式厨房与新式厨房做对比,表达了对传统过年方式的怀念。
    B.作者把过年时“老土”厨房中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心理,描写得生动鲜活,有画面感又极具生活气息。
    C.文章结尾“让我说什么好呢”,既表达了作者对新式厨房的依赖,也有对现代科技冲击传统生活的隐忧。
    D.作者怀念旧时的乡村厨房,却将这浓浓的情思,浸润在轻松幽默的语言中,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3)结合文本二,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的?请举例并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三,分析文本一第④段画横线句子中“乡下人”过春节格外认真的原因。

    组卷:6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3月23日下午,第二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这次课堂上,液体的表面张力再度大显神威。“拉不断”的液桥实验完全超越了日常的经验和感知,展现出了令人惊叹不已的天地差异。一座小小的液桥,一端连着天上的航天员,一端连着地面的中学生,(  )。
    “天宫课堂”也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演进。人们发现,①
     
    最近两次“天宫课堂”直播的画面更加清晰、声音延迟明显减少。②
     
    。承担天地数据传输的天链卫星已经从数年前的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二代,数据传输能力和稳定性大大增强,“天宫课堂”的呈现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天宫课堂”在努力扩大地面课堂覆盖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无限宽广的网络世界,③
     
    。例如,航天员在回答地面课堂学生的提问之前,就先回答了网友提出的两个问题,这进一步激发了网友们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像一根接力棒一样,连接了中国现在与未来的科学事业。
    B.如同一根接力棒,连接了中国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C.像一根接力棒一样,连接了中国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D.如同一根接力棒,连接了中国现在与未来的科学事业。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9引用:5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4月9日,医护人员李晓突然接到家里电话,“父亲去世了”。为了抗击疫情,李晓同志选择坚守一线,没有在父母跟前尽孝,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
          材料二:记者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黄九华回答:“对国家尽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有人认为忠孝难两全,有人认为忠孝两全以孝为先,有人认为忠孝两全以忠为先,也有人认为忠孝是可以统一的,还有人认为……
          作为当代青年学子,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触?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